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说课稿汇编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说课稿汇编

ID:808719

大小:458.53 KB

页数:84页

时间:2017-09-06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说课稿汇编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说课稿汇编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说课稿汇编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说课稿汇编_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说课稿汇编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说课稿汇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说课稿.目录目录1第一课《在山的那一边》说课教案2第二课《走一步,再走一步》5第三课《紫藤萝瀑布》说课案7第五课《童趣》11第四课《短文两篇》(蝉,贝壳)12第七课短文两篇16《第一次真好》说课稿19第八课《人生寓言》说课教案21第九课《我的信念》24第十课《<论语>十则》第一课时说课稿28第十一课《春》30第十二课《济南的冬天》说课稿二33第十三课夏感36第十四课《秋天》说课稿38第十五课《古代诗歌四首》说课稿41第十六课《化石吟》说课教案46第十七课《看云识天气》说课稿48第十八课《绿色蝈蝈》说课稿50第二十课

2、《山市》教学设计说课稿52第二十一课《风筝》说课稿54第二十三课《散步》说课稿56第二十四课散文诗两首58第二十五课《世说新语》两则的说课稿62第二十六课《皇帝的新装》64第二十七课郭沫若诗两首66第二十八课《女娲造人》说课稿70第二十九课《盲孩子和他的影子》73第三十课《寓言四则》说课稿75第六课理想76第二十二课《羚羊木雕》说课稿78课稿一般格式模板181说课稿一般格式28384/84课稿一般格式模板1  说课稿一般格式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我今天说的课题是______________,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说这堂课的设计: 

3、 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初中语文第_______册第_______单元_______课《_______》,是一篇_________________的文章,本单元是_______单元,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_______个教学目标的设置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即整体感知——局部思维——迁移拓展。根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学习重点,并结合学生实际,确定本节课的训练重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说教法: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

5、,根据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精神,再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确定本节课教法的指导思想是:想方设法引起学生注意,引导他们积极思维,热情参与,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具体做法如下:  1情景设置法——激发感情,引起兴趣。  2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渐深入。  3点拨法——展开联想,拓展思路。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点拨法是最基本的方法。所谓点拨法,就是在关键处,进行恰到好处的启发引导,让学生展开联想,拓展思路,把问题引向深入,高质量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可以说,点拨法是开启学生智慧,点燃思维

6、火花,提高教学效率,解决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现象的一把金钥匙。  三、说学法:  “一个差的老师只会奉献,而好的老师则教会学生发现真理。”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学生获得知识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我很重视让学生主动参与和互相学习,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强调一些学习习惯的养成,在兼容并举中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合作性、发展性、创造性,从而达到激发兴趣、理解陶情、启迪心智、感悟积淀的四重境界。(在学生的学习中,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共同发展。)  学法具体如下:1

7、勾画圈点法——勤动笔墨,积极读书。  2讨论法——积极参与,总结规律。  3自主探究法——学生实践,巩固提高。  4悬念法——带着问题,巩固提高。84/84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讨论法很重要,讨论的基本要求,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就教材的重点和疑难问题进行集体讨论以求明确重点,解决疑难。这种教学方法的最大特点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养成当众说话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教学程序:  (一)激趣揭题,质疑定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疑,思之始,学之端。”可以对学生发问:“________________?”根据学生的疑问,巧妙地交代本课的学习目标。  (二)整体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