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速率教学反思

化学反应速率教学反思

ID:8091872

大小:39.9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3-05

化学反应速率教学反思_第1页
化学反应速率教学反思_第2页
化学反应速率教学反思_第3页
化学反应速率教学反思_第4页
化学反应速率教学反思_第5页
资源描述:

《化学反应速率教学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化学反应速率教学反思本节课由浅入深,从学生已有的日常经验和化学常识中抽象出有关概念和原理。形成由简单到复杂、由宏观到微观、由感性到理性的科学探究过程。通过对浓度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探究,加强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通过催化剂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学生自己动手对自己的推测进行验证,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掌握了知识,非常好。对于实验,考虑到时间的关系,每个小组真正能做的实验最多两个,所以很多结论所依据的实验现象学生并不能亲眼看到,也只能相信别人的结论,而少了自主论证的过程,如何来解决这一矛盾呢?这值得我们思考,在今后的教学中再不断的改

2、进,争取更好的教学效果。对拓展的同一化学反应中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与化学计量数的关系这一知识点,我们这样认为,并不一定要在课堂上来完成,完全可以以一道练习的形式抛给学生让他们在课下进行思考,有兴趣的同学应该很快找出规律,这样既让拓展了他们的知识,有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用探究实验的方法得出结论可能对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效果会更好。反思二:化学反应速率教学反思第5页1、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教学应首先明确内因与外因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外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关键在于突出改变反应条件,化学反应速率改变的根本所在有效碰撞理论。碰撞和活化分子理论仍是本节内容教授的核心本

3、质。我首先对章节知识的大结构进行粗框架、主线索的大扫描,定好大方向后,再侧重知识点之间的有机衔接和知识梯度的合理铺设,重难点知识要自然合理穿插引入,努力实现学生课堂和课后自我突破,使学生在表观抽象、散乱、灵活的化学理论知识面前轻松领略逻辑和本质在化学理论推证、分析应用中的魅力。真正实现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方法的教学目标。对于课上例题及课后练习都按照题型进行精心的筛选,使学生在练习时能够有的放矢,事半功倍,扎扎实实。2、压强对速率的影响情况较复杂,关键是要分清引起压强改变的原因是什么,但在压强对速率影响的万变题型中要始终坚持引导学生把握一个基本不变原则:压强的影响归根结底是浓度对速率

4、的影响。压强的变化如果没有引起浓度变化,对速率则没有影响。3、化学平衡概念的引入建立于对同学门已经很熟悉的溶解结晶平衡的复习基础之上,类比于化学平衡,找出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动、等、逆、定、变,为避免部分同学将达平衡时浓度不变理解为浓度相等,课本上反应达平衡后CO、H2O、CO2、H2浓度示例数据可稍做改动,以免误导。4、化学平衡部分知识的检测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平衡状态的判定、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等效平衡的判定。这三方面均为重难点。教师在处理这类知识应用时,应牢牢把握一个解题原则:万变不离其踪。第5页①平衡状态的判定标准各种资料上总结的是林林总总,但归根结底是看正逆速率是否相等或浓度是否

5、不变,②平衡计算的关键在于训练学生起始量、变化量、平衡量三种关系的规范应用,③等效平衡的判定可编设习题引导学生通过自我练习先对概念产生感性认识,再由教师归纳总结判定依据:恒温恒容看数值,体积不变看比例;恒温恒压看比例。反思三:化学反应速率教学反思1、教学设计。这节课的内容取材于苏教版《必修2》主要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影响因素。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与生活经验,结合教学内容特点及地位作用,我将教学内容分为两方面:一是知识内容,包括有概念教学,了解其影响因素等;二是学习方法,如对照实验,成果分享,感受研究化学问题的一般程序与方法等。以此为教学目标,使我在教学设计方面会更具有目的性。2、教学

6、内容的实施。(1)概念教学。概念教学要注重概念的形成生成。结合学生已熟悉的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物理量速度速率,引出描述化学反应进程快慢的物理量化学反应速率。再引导学生对照速度定义,归纳、形成化学反应的概念,然后通过一个简单练习加深巩固。一个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本节课理论性较强,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采取了视频作品古建筑的腐蚀作为情境引入,引起学生注意,结果课堂效果较明显,达到了预期的目的。然后通过常见的、反应快慢不同的几张图片引导发现第5页提出问题:如何定量地描述化学反应的快慢?引出课题。使学生明确一堂课的学习目标也很重要,因此,我在幻灯片上将其展示了出来。对于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形成,我想

7、直接提问可能问题跨度会较大,学生一时答不上来,因此,我做了两手准备。若学生能回答,但不完整,我将参与纠正,归纳,整合结果,形成共识;若出现冷场,我将设计问题梯度,如先对比速度的定义导出问题串: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物体通过的位移,是位移的变化;在化学反应中会是什么的变化?反应物的量与生成物的量如何变化?这个量会是什么等,实现概念形成。反思这部分教学,没有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与空间,学生的参与度不是很高。(2)探究教学。这部分主要对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