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2014~2015学年高中数学高一上册教案汇编

沪教版2014~2015学年高中数学高一上册教案汇编

ID:810558

大小:5.31 MB

页数:114页

时间:2017-09-06

沪教版2014~2015学年高中数学高一上册教案汇编_第1页
沪教版2014~2015学年高中数学高一上册教案汇编_第2页
沪教版2014~2015学年高中数学高一上册教案汇编_第3页
沪教版2014~2015学年高中数学高一上册教案汇编_第4页
沪教版2014~2015学年高中数学高一上册教案汇编_第5页
资源描述:

《沪教版2014~2015学年高中数学高一上册教案汇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沪教版高中数学高一上册教案汇编1课题:___集合的概念___教学任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集合、子集的概念,了解空集、属于、包含、相等的意义,集合间的交、并、补运算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回顾-反思-巩固-小结”的过程中掌握集合的有关概念,发展由概念出发推理的能力,体会数形结合和分类讨论的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独立的分析和探索精神重点能通过定义合情推理解决问题,从而巩固基本概念。难点能结合概念利用数学思想方法――分类讨论、数形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流程说明活动流程图活动内容和目的活动1课前热身-练习重温概念

2、与性质活动2概念性质-反思深刻理解定义与性质活动3提高探究-实践挖掘定义性质的内涵与外延活动4归纳小结-感知让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总结知识和方法活动5巩固提高-作业巩固教学、个体发展、全面提高教学过程设计问题与情境师生行为设计意图活动1课前热身(资源如下)1、用集合符号填空:0{0,1};{a,b}{b,a};0φ;2、用列举法表示{y

3、y=x2-1,

4、x

5、≤2,xZ}=.{(x,y)

6、y=x2-1,

7、x

8、≤2,xZ}=.3、M={x

9、x2+2x-a=0,x∈R}≠φ,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C熟悉集合概念,能从中回忆起113第

10、113页共114页(A)a≤-1(B)a≤1(C)a≥-1(D)a≥1.4、已知集合A={x

11、x2-px+15=0},B={x

12、x2-5x+q=0},如果A∩B={3},那么p+q=.5、已知集合A={x

13、-1≤x≤2},B={x

14、x<a,如果A∩B=A,那么a的取值范围是.6、已知集合A={x

15、x≤2},B={x

16、x>a,如果A∪B=R,那么a的取值范围是.7、集合元素具有的三大特征是:、、;集合的表示方法:、、;元素与集合只有两种关系:、;14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列举法,描述法,图示法;属于,不属于。集合、子集的概念,了解空集、属

17、于、包含、相等的意义。集合间的交、并、补运算特别注意:空集,数轴活动2概念性质(资源如下)集合: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形成一个集合元素:集合中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集合的表示方法:1、列举法:a与{a}不同:a表示一个元素,{a}表示一个集合,该集合只有一个元素2、描述法:格式:{x∈A

18、P(x)}点集与数集的区别:A={y│y=x2—2x—3}———值域B={x│y=x2—2x—3}———定义域B={x│x=x2—2x—3}———方程的解师生共同完成对概念的回顾,教师起到“点睛”的作用。如总结以下:集合中元素的特性(1)确定性(2

19、)互异性(3)无序性元素对于集合的隶属关系:(1)属于(2)不属于在回顾概念的同时知晓其中的深层的含义、区别、如何应用。113第113页共114页C={(x,y)│y=x2—2x—3,}———函数图象上的点(既要注意前缀,又要注意后缀)3、文氏图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记作Φ,注:;、和的区别;0与三者间的关系子集:子集及真子集:若∀x∈A都有x∈B,则A∪≠B∀x∈A都有x∈B,但∃Xo∈BXo∈A则A∪≠B集合相等?真子集?集合运算:交集:A∩B={x

20、x∈A且X∈B}并集:A∪B={x

21、x∈A或X∈B}补集:I为全集,AI,则C1A

22、={X

23、X∈A,但X∈I}注:①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ΦA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ΦA②“”与“”应用的区别。注:有两种可能(1)A是B的一部分,;(2)A与B是同一集合活动3提高探究资源1、①如果a∈A则∈A当2∈A时,求A②设求A中所有元素之和。>0,资源2、①集合A={x│x2—2x—3<0},B={x││x│

24、,若BA,求实数的取值范围资源3、①集合A=,B=,则用区间表示A∪B是________②集合A=,B=,则用区间表示资源4、已知f(x)=x2+ax+b(a,b,x∈R),集合A={x

25、x=f(x)}.B={x

26、x=f[f(x)]}。(1)证明AB;(2)当A={-1,3}时,用列举法求集合B;集合证明的掌握活动4归纳小结活动5巩固提高附作业巩固发展提高集合的概念一、选择:1、方程组的解(x,y)的集合是:(D)A.(5,-4)B.{5,-4}C.{(-5,4)}D.{(5,-4)}2、若A、B、C为三个集合,,则一定有(A)(A) 

27、   (B)    (C)    (D)3、设全集是实数集R,,,则等于( A)(A)(B)113第113页共114页(C)(D)4、含有三个实数的集合可表示为,也可表示为{a2,a+b,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