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专版2022中考化学复习方案阶段测试04化学与社会发展试题

北京专版2022中考化学复习方案阶段测试04化学与社会发展试题

ID:81120784

大小:6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2-03-26

北京专版2022中考化学复习方案阶段测试04化学与社会发展试题_第1页
北京专版2022中考化学复习方案阶段测试04化学与社会发展试题_第2页
北京专版2022中考化学复习方案阶段测试04化学与社会发展试题_第3页
北京专版2022中考化学复习方案阶段测试04化学与社会发展试题_第4页
资源描述:

《北京专版2022中考化学复习方案阶段测试04化学与社会发展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阶段测试(四)化学与社会开展(考试时间:25分钟总分值:45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Cl-35.5卷Ⅰ选择题(每题1分,共12分)1.表示可回收物品的标志是()图12.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可随身携带的物品是()A.食盐B.烟花爆竹C.汽油D.罐装液化石油气3.从人类生存的环境考虑,最理想的燃料是()A.天然气B.氢气C.石油D.煤4.现代社会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图2所示中,不是利用环保新能源发电的是()图25.以下人体所必需的元素中,缺乏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缓慢的是()A.ZnB.FeC.CaD.Na6.以下关于燃烧的说

2、法正确的选项是()A.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可使其充分燃烧B.用木材引燃煤,是为了提高煤的着火点C.只有燃烧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D.物质与氧气反响时都会燃烧7.以下说法或做法正确的选项是()A.人体缺锌会引起贫血B.人体缺钙会引起佝偻病C.封闭室内用燃煤取暖D.食用甲醛浸泡过的海产品8.以下平安措施不正确的选项是()A.燃放烟花爆竹时,远离人群和可燃物B.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C.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D.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立即用湿布盖灭9.以下是探究灭火原理的四个实验,其中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图3A.实验Ⅰ中蜡烛熄

3、灭,实验Ⅱ中蜡烛不熄灭,说明隔绝空气可以灭火B.通过上述实验能得出,灭火原理包括隔绝氧气、降低温度、隔离可燃物C.实验Ⅲ中蜡烛熄灭,因为稀盐酸与小苏打反响生成二氧化碳隔绝了空气D.实验Ⅳ中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10.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的体温需要一定能量。以下营养素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A.蛋白质B.维生素C.糖类D.油脂11.在煤矿的矿井里,为防止发生甲烷爆炸事故,常采取的平安措施是()A.戴呼吸面具B.准备灭火器C.通风并严禁烟火D.进矿井前先点火检查是否有甲烷12.天然气水合物化学式为CH4·8H2O,外形晶莹

4、剔透酷似冰块却能燃烧,俗称可燃冰。我国科技人员已勘探到海洋中储存有大量可燃冰。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可燃冰属于不可再生资源B.可燃冰的开采需要有方案地进行C.可燃冰中含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D.可燃冰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卷Ⅱ非选择题(共33分)【生活现象解释】13.(3分)将以下图标及其对应的含义连线。图414.(3分)文文一早就为父母准备了鸡蛋、高钙牛奶、全麦面包和苹果等早点。(1)蔬菜水果应适当多吃,它们是人体获取(填序号)的主要来源。 A.蛋白质B.油脂C.维生素(2)人体铁元素摄入量缺乏可能会导致(填“贫血症〞或“佝偻病〞)。 

5、(3)以下能提供丰富蛋白质的食品是(填序号)。 图515.(3分)目前使用的燃料大多属于化石燃料。(1)天然气是常用的家用燃料。假设天然气燃烧不充分,火焰呈黄色,锅底会出现黑色物质,此时可将灶具的进风口(填“调大〞或“调小〞)。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3)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拼车出行,拼车出行的好处有(填序号)。 A.降低出行本钱B.减少汽车尾气排放C.减少使用汽油,节约能源D.降低交通压力,缓解拥堵16.(3分)合理运用燃烧与灭火的化学原理对保障生命财产平安非常重要。(1)高层建筑物通常设计了灭火用的洒水系统。从灭火原理

6、分析,洒水的作用主要是。 (2)分析下表中的数据,答复以下问题。物质代号LMNP熔点/℃-117355044-259沸点/℃784827257-253着火点/℃51037040580图6①有人认为“物质的熔、沸点越高,着火点越高〞,该结论(填“合理〞或“不合理〞)。 ②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为500℃。利用图6所示装置,验证到达可燃物着火点是燃烧的条件之一,上表中可用于完成该实验的两种可燃物是(填序号)。 17.(3分)(1)烤羊肉串时,用扇子扇能使炉火更旺,其原因是。 (2)铁棒在氧气中不能燃烧,但细铁丝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并。 图7

7、(3)小明用图7所示装置探究燃烧,产生大量棕黄色的烟,向集气瓶中参加蒸馏水,振荡,得到黄色溶液,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科普阅读理解】18.(5分)阅读以下科普短文。在建筑火灾中,高温、有毒有害烟气是危及人员生命平安的第一大敌。建筑火灾的消防教育中常提及“要往低处逃生〞,该策略是否合理呢?研究人员通过蜡烛在亚克力密闭容器中燃烧模拟建筑火灾的场景,实验中蜡烛(含烛台)高度设计及放置位置(见图8Ⅰ)。在亚克力圆筒形容器壁垂直方向开3列小孔用于放置传感器。每列3个小孔,共9个。①是氧气传感器、②是二氧化碳传感器、③是温度传感器(见图Ⅱ)。图8本实验实时测量不同高

8、度的蜡烛同时在封闭容器内燃烧到熄灭的过程中,使用手持技术测量容器内不同高度的氧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