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提问技巧

浅谈小学语文提问技巧

ID:8150321

大小:2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3-07

浅谈小学语文提问技巧_第1页
浅谈小学语文提问技巧_第2页
浅谈小学语文提问技巧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语文提问技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小学语文提问的技巧皇桐中心学校罗继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发展思维、技能、情感等的重要手段。但是,提问不是课堂教学唯一的手段。现代教育思想强调学生的主动发展,所以提问的前提应当是学生充满兴趣、信心的自主学习质疑。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问无疑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学生,启发思考;引导学习参与讨论、发表意见,具有评价功能、反馈功能。但是,在教学中许多教师因种种原因提问不是太宽,就是太窄;不是太深,就是太浅;不是不着边际,就是零零碎碎,大大影响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所以,下面就谈一谈小学课堂提问的技巧。  一、纵向提问与横向提问  1、纵向提问。  (

2、1)顺问。思维的出发点与问题之间是由浅入深、由易至难、由因到果的叫顺向提问。例如,初读课文,有哪些词语你不理解?(扫清理解的障碍)——再读课文,你认为哪些词句最能表现……?(从语言文字入手理解内容)——你能用一句话说说课文写了什么?(整体理解、概括课文)我在指导学生观察、描述人物外貌,并以自已为例写《李老师印象记》时,由于是借别的班上课,我针对学生对我充满好奇的心理提问:“你们想了解什么?想问老师什么?”顺应学生思维发展,引向观察、描述人物外貌的学习目标。我在教学《关怀》一课时,在学生理解了“聚精会神”这个词后,提问:“周总理是怎样聚精会神地听课的?两只手拿

3、着什么?面部表情怎么样?”既顺着课文的思路把学生引向周总理,且后两个问题也是顺着前一个问题而具体化的。所以,顺问能自然地把思维引向深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2)反问。思维的出发点与问题之间是由果到因的叫反问。  ①针对学生的回答或思维现状反问。例如,你怎么知道……?请你说说为什么这样认为?如在教学《麻雀》时,引导学生分析句子“他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老麻雀站的是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上,既然是没有危险,又为什么不能安然地站在树上?”通过这样一问,学生就把之所以得出这样结果的原困连结起来,搞清楚问题的来龙去脉。  ②从学习内容的另一方面

4、提问。能帮助学生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例如,《再见了亲人》表现了朝鲜人民对志愿军的关心爱护,那志愿军对朝鲜人民又是怎样的呢?在教学这一课时,就是这样提问:“这篇课文写的是志愿军回国时,在火车站向前来送行的朝鲜人民话别的情景。既然是话别,就应该是双方的,但是,课文只写了志愿军说的话,此时此刻,朝鲜人民会说些什么呢?”经过这样正反两面的对比,就能深刻理解“中朝人民的友谊是鲜血凝成的”这样一个中心。在教学《太阳》时,针对第二段与第三段的过渡提问:“第二段说明了太阳与人的关系;那么太阳与自然界的关系怎样呢?”既促进了学生思维从另外一个角度切入,又推进了教学过程的发展

5、。  ③正话反问。其功能在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逆向思维。例如,“猫的表现这样古怪,作者好像不太喜欢这只猫吧?”这种提易引起学生讨论,师从中发现问题,导向目标。  2、横向提问。  就知识的横向联系或能力的迁移、应用提问。其功能是连结、扩展知识和思维,巩固和运用知识、能力,让能力形成系统。如在教学《狐狸和乌鸦》时问学生:“从乌鸦喝水这个故事看,乌鸦是很聪明昵?”又例如学习《桂林山水》时,老师问:“你的家乡的山水美吗?我们祖国还有哪些美丽的山河呢?”经过这样提问引导思考后,学生的思维就不局限在桂林山水上,很自然地联想到美丽的家乡,美丽的祖国,从而激起对家乡、

6、对祖国的热爱。  二、单个提问和连环提问  1、单个提问是就思维活动的一个环节进行提问。  提问的面窄,难度小,适合具体的问题。如教学《春晓》时提问:“春天的早晨你在睡觉,哪个字告诉我你在睡觉?你睡觉时不知不觉天亮了,哪个字告诉我天亮了?”提问直截了当,简洁具体,学生容易回答。这类提问是最常用的,效果也明显,学生的学习是否达标,一目了然。  2、连环提问是就思维活动的几个环节进行提问。  提问的面宽,难度大。适合宽泛的、宏观的问题,能引起思维向纵深发展,适合学生学习的中后期阶段或思维敏捷的学生。例如《亡羊补牢》,第二次丢羊后,他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结果

7、怎样?通过这样提问引导学生自学,从而理解亡羊补牢的含义,掌握内容。又如教学《麻雀》时可提问:“刚才听了音乐,读了课文,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好像听到什么?老麻雀什么地方使你感动?”学生围绕这三个问题去思考、去描述,不仅理解全面,富有想象,而且体会了感情,受到了熏陶。  三、直线提问和曲线提问  1、直线提问就是直接提出“为什么”“怎么样”这类问题。  思维的出发点与问题之间具有直接的联系。其功能在于训练思维的敏捷度。例如,学习《趵突泉》:“文中‘不知疲倦’是什么意思?这个词的含义是什么?”提问直截了当,毫不含糊。  2、曲线提问就是从与问题相关的其他问题入手,从

8、而解决问题。  提问的方式灵活,能开拓思维。其功能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