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章末复习方案与全优评估

第三章 章末复习方案与全优评估

ID:8157274

大小:53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3-08

第三章  章末复习方案与全优评估_第1页
第三章  章末复习方案与全优评估_第2页
第三章  章末复习方案与全优评估_第3页
第三章  章末复习方案与全优评估_第4页
第三章  章末复习方案与全优评估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三章 章末复习方案与全优评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2012·全国新课标)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耕地不断被挤占,但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总量仍连续增长。据此完成1~2题。1.近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扩大了粮食播种面积B.加大了农业科技投入C.改进了农田水利设施D.完善了粮食流通体系2.河南省和黑龙江省都是我国产粮大省。两省相比,黑龙江省粮食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是(  )A.耕地面积广      B.生产规模大C.机械化水平高D.人口较少解析:第1题,近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不断增长

2、主要是我国加大了农业科技投入,大幅度提高了粮食的单产。第2题,黑龙江省粮食商品率高,主要是由于该省人口较少,地广人稀,对粮食的消耗量少。答案:1.B 2.D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非常明显,下图为“我国某种主要农作物不同地区的农时图”,其中时间为该农作物最迟的播种和收获时间。读图,完成3~5题。3.该农作物最有可能是(  )A.春小麦       B.早稻C.晚稻D.冬小麦4.据图分析,与相近纬度相比,M地该农作物生长时间长短及影响因素正确的是(  )A.短、热量B.长、热量C.长、光照D.短、光照解析

3、:第3题,春小麦春种秋收,早稻春种秋收,A、B选项应排除;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无水稻种植,排除C选项;冬小麦应是秋播春末夏初收获,符合本题所述条件。第4题,读图可知,M地位于西藏自治区,该地的农作物生长时间较长,而影响该农作物生长时间长短的因素主要是热量。答案:3.D 4.B下图为“四个国家某年粮食作物生产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5.丙国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A.大牧场放牧业B.混合农业C.季风水田农业D.商品谷物农业6.与甲国农业生产特征相似的国家是(  )A.印度尼西亚B.美国C.南非D

4、.巴西解析:第5题,丙国人均耕地少,人均收获量小,每公顷肥料使用量大,但每公顷收获量大,结合选项可知这些最符合季风水田农业的特征,故丙国的农业地域类型为季风水田农业。第6题,甲国每公顷收获量较大、人均耕地多、人均收获量大,因此商品率高,结合选项可知与此农业生产特征相似的国家是美国。答案:5.C 6.B2012年3月6日我国海关公布的数字表明,2011年我国从越南进口大米31万吨,我国已经成为越南大米的主要出口市场。据此完成7~8题。7.下列属于越南水稻种植的优越区位条件是(  )A.黑土肥沃,雨热同期

5、B.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C.市场需求大,农业机械化水平高D.农业劳动力充足8.如要减少稻米进口,需提高我国水稻的总产量,下列生产措施较合理的是(  )A.大面积的开垦耕地B.发展大型农业机械,提高机械化水平C.改变经营方式,扩大农场规模D.发展农业科技,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解析:第7题,越南的农业地域类型是水稻种植业,越南是发展中国家,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第8题,亚洲的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人口稠密的亚热带、热带地区,耕地资源有限,地形复杂,适宜于小型机械化,以农户家庭经营为主,要想提高总产量,只有提高单

6、位面积产量这一条途径。答案:7.D 8.D(2010·浙江高考)读下图,阴影部分为四个农业区。据此完成9~10题。9.甲、乙、丙、丁的主要经济作物依次是(  )A.茶叶、咖啡、棉花、橡胶B.甘蔗、棉花、柑橘、葡萄C.棉花、黄麻、香蕉、可可D.花生、大豆、茶叶、棉花10.四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均属于(  )A.自给型农业B.混合型农业C.热带种植园农业D.集约型农业解析:第9题,甲地为台湾西部地区,台湾有“东方甜岛”之称,主要经济作物是甘蔗;乙地为尼罗河三角洲地区,主要经济作物是棉花;丙地为密西西比河三角洲

7、地区,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柑橘等;丁地为法国罗纳河下游及三角洲地区,主要经济作物为葡萄等园艺作物。第10题,四地农业生产都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资金及技术,属于集约型农业;四地农业都是商品农业,而不是自给型农业;丁为混合型农业,其他都属于种植业;四地种植的大都是亚热带经济作物,农业地域类型不属于热带种植园农业。答案:9.B 10.D下图是“应用地膜覆盖进行农业生产的景观图”。读图,完成11~12题。11.我国北方地区在早春播种时采用地膜覆盖,可以保障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主要是改变了农业生产的(  )A

8、.热量条件B.光照条件C.水分条件D.肥力条件12.我国在河西走廊地区的农业发展中大力推广该项技术的主要原因是地膜覆盖可以起到(  )A.保温作用B.保水作用C.保肥作用D.防止病虫害解析:第11题,我国北方的早春时节,气温相对较低,进行地膜覆盖可以有效地提高地温,实际上是改善了热量条件。第12题,河西走廊地处我国西北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地膜覆盖,可以有效地保持土壤水分,提高作物的抗旱能力。答案:11.A 12.B二、综合题(共40分)13.读下图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