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人民版历史必修二半期考试题

高中人民版历史必修二半期考试题

ID:8164277

大小:582.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3-08

高中人民版历史必修二半期考试题_第1页
高中人民版历史必修二半期考试题_第2页
高中人民版历史必修二半期考试题_第3页
高中人民版历史必修二半期考试题_第4页
高中人民版历史必修二半期考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人民版历史必修二半期考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中人民版历史必修二半期考试试题(重庆市九龙坡区高2013级全区使用)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各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写在下面表格相应的空格里。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题号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1.古书记载,有先贤“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尝百草,教民耕作,能种植嘉谷”,成为中国农业的始祖。这位先贤是A.大禹     B.神农氏    C.李冰     D.郑国2.从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A.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B.耕犁技术的进步C.精耕细作的开始D.单

2、位亩产量的提高3.“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这是黄梅戏《天仙配》中的一段唱词,它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的特点是A.田园生活自然祥和    B.商品经济发达C.自耕农经济脆弱      D.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4.古代中国的冶铁技术一直领先于世界,冶铁过程中的供风形式不断革新,下图的鼓风装置的动力是A.人力B.畜力C.水力9D.自然通风5.有人在一座古墓中发现了黑亮如漆的黑陶,洁白如雪的白瓷,闻名中外的珐琅彩(即粉彩瓷器)。根据发现的墓中文物判断这座墓葬的时间应该不早于A.魏晋B.隋唐C.宋代D.清代6.宋代的商业活动与唐代相比有了很

3、大的发展变化,已不限制在市内。有一位学者专门为此写了一本书,请你为这本专著选择一个最合适的书名A.《宋代东京城的辉煌》      B.《汴河两岸》C.《坊墙倒塌以后》        D.《长安城的落日》7.电视剧《乔家大院》讲的是晋商乔家在遭到生意上的重大挫折后,奋发图强,东山再起的故事。晋商的活动范围不仅遍布全国,有的还走出国门。作为实力最强的商帮之一,晋商兴起于A.唐代       B.北宋       C.明代       D.民国初期8.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最稀少和最美的东西,往往会被皇家垄断。宫廷收藏的手工艺品主要来自于A.民间私营手工业B.官营手工业C.家庭手工

4、业D.外国贡品9.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末状元张謇愤而辞官从商,投资创办了南通大生纱厂。该企业属于A.洋务企业              B.外资企业  C.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D.官僚资本主义企业10.清朝末年,民族资本家为了逃避政府苛税和官吏的勒索,或将企业设在租界里,或“假托洋商之名”,或“船头悬着英国国旗,船尾悬着中国龙旗”。这反映了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春天的到来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全面萎缩C.封建主义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阻力D.西方列强大力支持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11.下列图示选项中最能正确反映了1870~1956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是

5、912.19世纪末,中国出现了兴办工业的高潮,近代民族工业得到了初步发展,究其原因说法不正确的是 A.晚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爱国心的驱使 C.“币制改革”的影响    D.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13.假如你是一位19世纪60年代——90年代的投资企业家,从投资小、见效快的角度考虑,最好投资于哪一领域?A.重工业   B.轻工业 C.农业D.军事工业14.据《解放日报》报道,今天的上海是真的“美化”了。美国货充斥了市场的每一个角落,……难怪有人说:“中国人民从吃到用,要全部‘美式配备’了!”这则报道应出现在A.1895~1911年B.1912~191

6、9年C.1927~1936年D.1945~1949年15.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的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可以把它归结为A.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B.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C.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矛盾D.中国人民同国际敌对势力的矛盾16.“为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年轻的共和国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历程中经历了很多挫折。‘大跃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先后都给国民经济发展带来严重的困难”。材料中空格处可以填写的内容是A.三大改造、人民公社B.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C.一五计划、“文化大革命”D.农业生产合作

7、社、人民公社17.下面的趋势图中,能够反映“文革”期间工农业总产值变化的是18.1973年,国家的经济工作出现了起色,其主要原因是A.“文化大革命”的动乱还没有扩展到经济领域B.党中央及时纠正“左”倾错误C.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恢复调整了国民经济D.邓小平提出全面整顿,并采取有效措施919.“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是最早尝到包产到户好处的农民们所总结的朴实话语。最早实行包产到户的省份是A.广东     B.安徽     C.江苏     D.黑龙江20.十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