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绘画之父——康定斯基

抽象绘画之父——康定斯基

ID:8172787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3-09

抽象绘画之父——康定斯基_第1页
抽象绘画之父——康定斯基_第2页
抽象绘画之父——康定斯基_第3页
抽象绘画之父——康定斯基_第4页
抽象绘画之父——康定斯基_第5页
资源描述:

《抽象绘画之父——康定斯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抽象绘画之父――康定斯基cafayuding@263.net抽象绘画之父瓦西里-康定斯基(WassilyKandinsky1866-1944)。生长在俄国,长期活跃在德国。后又入法国藉。在西方历来被认为是本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从小他就生长在一个富商家庭,幼年的康定斯基迷恋于德国丰富的民间传说,同时又受益于斯拉夫民族的正教传统。也许天赋是一个人成长道路的决定因素。幼年的康定斯基就对色彩极其敏感,如明快的翠绿、白、酱红、土黄等。他沉侵在梦幻而神秘的色彩世界里,难以自拔。青年的康定斯基在莫斯科大学接受了经济学和法学教育。由于成绩优秀而受聘于爱撒尼亚的多尔巴特大学讲师

2、,教授法律。但是,在康定斯基所选择的经济领域中,他只对纯抽象理论感兴趣,他对银行业有一种无法克服的厌恶感,艺术所产生的强烈的诱惑力使他难以平静。但是,他似乎还需要有某种外来力量来坚定他献身艺术的决心。在1895年举行的法国印象派画展,它对康定斯基的震撼使空前的。画展上,一幅分辨不出所画为何物的作品深深地吸引了他,画面地形式何色彩紧紧地摄住了他,他并不了解画家为什么这样画,但他却从这副作品认识到:客观对象这一绘画要素已失去了它的重要地位,他还感觉到摆脱了形象桎梏的绘画竟然有着不可思议的魅力。这进一步强化了他从事绘画的意念,于是在1896年,他放弃了令人羡慕的职业,毅

3、然走上了绘画的道路。最初在慕尼黑安东.阿兹贝画室学习绘画,1900年进入慕尼黑皇家美术学院学习,不久即开始了艺术传作生涯。1910年,康定斯基创作了他的第一幅抽象水彩画。同年他还写了名著《论艺术的精神》,从此标志着他的非具象绘画的开始,也标志着抽象绘画进入开始阶段。1922年,康定斯基受聘到德国包豪斯学院任教,在这段时间里,他倾心于对绘画元素的分析,写了《点、线、面》一书,并于1926年出版。在他的这些理论著作中关于抽象形式的论述不乏精辟的见解,所以,有人认为他不仅是个画家,而且是个哲学家,甚至是一个幻想家。康定斯基在自己的著作《论艺术的精神》和《点、线、面》中,

4、论述了抽象绘画成立的必要性和必然性,以及一系列技术性原理。他把绘画的全部内容归结为“形式”和“色彩”两大范畴。著作中论述最多的、甚至可以说是他抽象理论的核心是有关“精神”的问题。他所指的这种在艺术中融万物的“精神”以及对它的认识,完全袭用了黑格尔的思维逻辑,而在语言表达上,则有很多方面接近尼采的口吻。他认为“精神”必然要在艺术中显现,而在人类心灵中也神秘地存在着一种能与“精神”产生共鸣地洯机,即“内在需要”,内在需要强调艺术家地个人体验,它神秘没测,只是创作者本人才能体验到地一种心灵状态。因而,它是一种完全主观地个人需要。它主要由三个神秘因素组成,即(1)每一个作

5、为创作地艺术家心中都有需表达的东西――个性因素;(2)每一个作为时代之交的艺术家都必须表达他的时代精神――风格因素;(3)每一个每一个作为艺术仆人的艺术家都必须为艺术作贡献――纯艺术因素。书中还提出了内在需要、情感和艺术语言三者之间的关系问题。实际上,康定斯基的“内在需要”的本质内容就是情感。从这本书中不难看出“神秘主义”是康定斯基抽象艺术理论的一块基石。当“精神”开始呼唤人类心灵时,最初只有少数具有“内在需要”的先知者能够听见,这些先知们君临于“精神”的金字塔顶尖上。尽管他们总是负担着将“精神”传递给人类的使命,但在最初时多数人们都不能理会,人们嘲笑他们,辱骂他

6、们,比如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生前就是一个受尽凌辱的先知先觉者。他认为写实艺术是一种与抽象艺术并行不桲基及相辅相成的艺术形式。他说“精神从物质的房间中选择出各种表现形式很容易在两个极端之间排列起来,这两大极端是(1)伟大的抽象主义(2)伟大的现实主义,这两个极端打开了两条殊途同归的道路。在这两个极端之间,存在着许多抽象与现实地不同和谐地结合,这两种因素过去在艺术中一直存在,在那里它们被常常被称作是“纯艺术的”和“客观的”,前者通过后者得以表现,后者为前者服务。与现实主义截然对立的是伟大的抽象主义,它从表面上尽量可能地消除客观因素(即现实),并企图通过“非物质的“形式来

7、体现作品的内容。在这里客观形式的抽象生命减弱到最低限度,这使抽象单位的显著主导作用将画面的内在共鸣确凿无疑地激发出来。正如现实主义艺术通过排斥抽象因素来加强其内在共鸣,抽象艺术则通过排斥现实因素来达到内在共鸣地加强,在前者中,人们习惯的外在的、讨好人的美在起着阻碍作用;而在后者,这种美则支撑着对象。必须认识到的是:在抽象艺术中,减低到了最小限度的”客观因素“即是最有力、最有效的现实因素。这样,我们终于看到:如果在伟大的现实主义绘画中,现实因素显得特别大,抽象因素显得特别小,而在抽象绘画中情形恰好相反,那么归根结底这两大极端是互相等同的,即现实主义=抽象主义。极端的

8、外部差距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