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中国近代史记忆

考研政治中国近代史记忆

ID:8180711

大小:65.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3-09

考研政治中国近代史记忆_第1页
考研政治中国近代史记忆_第2页
考研政治中国近代史记忆_第3页
考研政治中国近代史记忆_第4页
考研政治中国近代史记忆_第5页
资源描述:

《考研政治中国近代史记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1.在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2.在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3.在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4.在社会结构上,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中国封建社会主要矛盾: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1.资本—帝国主义控制中国的财政、经济、政治并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2.中国封建势力和外国勾结成为压迫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3.虽然自然经济破坏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仍存在并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

2、障碍4.中国资本主义有所发展并在政治、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极不平衡5.人民毫无政治权利和生活极端贫困化●中国资产阶级分为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两部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次要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任务:求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大规模鸦片战争时1841年5月三元里人民抗英战争●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及原因:根本原因:1.社会制度的腐败(根本原因)2.经济技术的落后●民族意识的觉醒

3、:近代史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则徐1843年魏源在《四周志》基础上变了《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1895年严复在《救亡绝论》喊“救亡”并翻译《天演论》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社会进化论思想,激发人们的危机意识和民族意识第二章多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封建专制政权和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他们希望通过该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平均,无人不保暖”的社会理想,它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

4、方案。《天朝田亩制度》有更完备的内容和更出击封建社会矛盾核心的深度,应该说这个纲领比历代农民奇异所提出的口号的思想内涵更为深刻。不过,这个纲领,并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追求的理想天国是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是一种小自耕农心目中的没有商品流通、商品交换和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所以,这种社会理想是不切实际的空想。它表明即使是像太平天国这样的农民起义,尽管给腐朽的封建制度以严重冲击,却难以建立起足以代替腐朽制度的辛的社会制度。●《资政新篇》的正确评价:带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与建设方案,

5、但未涉及农民问题和土地问题,该方案从一开始就缺乏实施的阶段基础和社会条件。●太平天国的历史意义:1.它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2.它是中国就是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具有了不同于以为那个农民战争的新历史特点3.太平天国对空子及儒家经典予以严厉批判,太平天国军所到之处毁掉孔庙杂碎孔子牌位,洪秀全还设立“删书衙”删改四书、五经4.在19实际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实践最长、规模最大,它和其他亚洲国家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在亚洲的统治●太平天国石板的根本原

6、因:1.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2.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太平天国领导人笼统地把信封上帝的西方人都视为“洋兄弟”说明他们对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侵华野心的警惕性非常不够,缺乏理性认识●太平天国失败的教训:太平天国奇异的发生和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力量但他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1.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2.成为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3.传播了新知识,打开了人们的眼界4.引起了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变化●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1.洋务运动具有封

7、建性(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2.洋务运动对西方列强具有依赖性(引进西方“船坚炮利”就越加深了西方列强的依赖性)3洋务运动对西方列强具有腐朽性(心事企业在管理上采取封建衙门式管理,内部官僚化、贪污中饱、挥霍浪费等现象严重)4.清朝政府通知集团中的万股实力多方阻挠●百日维新的作用:1.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先进文化的传播2.给开明绅士和民族资产阶级提供了参与政治的机会3.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封建官僚制度4.没有提到“君王立宪”,改革很不彻底●维新派和守旧派论战围绕的三个问题:1.要不要

8、变法2.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3.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学堂●维新派和守旧派论战实质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1.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2.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心智的政治改革运动3.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4.戊戌维新运动在改革社会风气方面也有不可低估的意义●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