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干教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总结

骨干教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总结

ID:8181802

大小:37.4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3-09

骨干教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总结_第1页
骨干教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总结_第2页
骨干教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总结_第3页
资源描述:

《骨干教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骨干教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总结本学期的第五周,我们学校如期举行了骨干教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语文科组的鲁斌老师为我们展示了语文课堂教学。她的课上得怎样?大家是有目共睹的,语文组的老师们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是非常值得老师们学习借鉴的课。从她的课堂我们看到了我们的教学返朴归真,看到了真正常态下的精品课。下面是我对这课的简单小结。一、主要优点:1、识字教学有侧重识字教学要把音、形、义紧密结合,但不能平均使用力量,而应该视生字的特点和儿童的实际情况,抓住重点,突出难点进行教学。本课共有以下8个生字灰、兔、拿、翻、除、些、挑、担,本课生字虽不

2、多,但我将它们合理分布在三处来学。首先是揭示课题时学习兔和灰,兔的重点放在最后一笔点的强调,而灰的拼音(i、u在一起调号标在后)和笔顺(里面的火)都有一个小知识点需加以巩固,于是采用复习旧知与掌握新知相结合的方法。然后是说话练习中识字,如在了解课文大意时学生认识了拿,并了解这里的拿就是要的意思;最后随文识字翻、除、些、挑、担,将重点放在理解字义和词义上。同样是理解词义,我用了不同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翻是做动作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把土翻松;挑、担是用图片演示来帮助学生认识挑扁担。另外挑的笔顺是个重点,我用书空的方法来解决。通过随文

3、识字把识字、阅读、说话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识字就有了语言环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字义,掌握生字。第3页2、理解词语有方法文中有不少常用词语、难解词语需要学生阅读文本的过程中能解读,这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如何降低难度,让学生能顺其自然地理解常用词语、难解词语是我本堂课所要突破的。方法一,常用词语放入语言环境中。如理解常常:小白兔只浇一次水,只施一次肥吗?不是,你是怎么知道的?理解天天:它前天干了吗?昨天干了吗?今天干了吗?就是每天不干活。方法二,难解词语看图理解,如翻土、施肥、除草这些远离学生生活的事物则采用看图直

4、观演示。方法三,学生朗读自己体会,如疑惑,先请学生读读小灰兔疑惑地说的话,我在评价认可学生读出疑问语气是对的,然后追问你为什么这么读?再如理解小白兔的自豪时先问问学生小白兔此时的心情怎么样?通过回答问题,自己的表述自然而然地就理解词语的意思。3、说话训练有依托语文能力本质上是实践性的,而不是认识性的,脱离语言运用的实践活动,语文能力的发展将会是一句空话。因此,把根据提示展开想像练说话当作教学目标之一,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本课的说话训练渗透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根据情节展开想象说话如:小灰兔躺在床上吃

5、白菜的图,我对学生说小白兔辛勤地劳动,小灰兔却在吃,你们看(出示图)句式:第3页谁在哪里怎么样地干什么?再仔细看看床底发现了什么?这些插图将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形象化,为学生理解课文提供了方便。不同的学生同说一幅画,所用的方法和言辞自然有所不同,学生在听中可以学习他人之长,弥补自己之短。又如:听了小白兔的话,小灰兔想了很多,你去采访它一下好吗?左边同学当记者和右边同学做小灰兔,做一次现场采访。这现场采访又是一种学生说话练习的形式。存在问题:1、低年级的老师在朗读指导中,除了要注意读书形式的多样外,更要重在指导读书的感情和语气,对学生

6、喊读的现象要加以纠正,不要让孩子们误认为读得越大声就越好。2、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设计了不必要的问题讨论。3、没有结合本单元的写作训练要求,在教学精读课文时没有很好地利用课文进行写作知识的渗透。4、对学生比较难领悟的课文道理、文章思想感情等,教师要多收集资料帮助学生去领悟,多启发引导,力求让学生自己领悟出来,而不是教师自己直接说出来。以上是我校语文科组骨干教师课堂教学展示的小结,希望广大语文教师能学习他人之长,屏弃他人之短,上出有自己特色的课。第3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