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张爱玲小说中的悲剧意识毕业论文

浅析张爱玲小说中的悲剧意识毕业论文

ID:820118

大小:80.02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7-09-07

浅析张爱玲小说中的悲剧意识毕业论文_第1页
浅析张爱玲小说中的悲剧意识毕业论文_第2页
浅析张爱玲小说中的悲剧意识毕业论文_第3页
浅析张爱玲小说中的悲剧意识毕业论文_第4页
浅析张爱玲小说中的悲剧意识毕业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张爱玲小说中的悲剧意识毕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张爱玲小说中的悲剧意识3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作者签名:     日 期:     指导教师签名:     日  期:     使

2、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作者签名:     日 期:     3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

3、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    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作者签名:日期:年

4、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3摘要张爱玲在小说中,塑造了一种美艳而苍凉的风格,笔触深刻、冷峻,塑造的女性人物总是弥漫着一种悲凉、阴暗的气息,她们蛰居在传统男权的阴影之下,过着悲惨凄凉的生活,这种殊途同归的悲剧命运都源自于张爱玲自己悲剧人生的感悟,在小说中她主要塑造了三种悲剧女性形象:一种是受封建枷锁束缚的女性,一种是物欲与道德挤压下灵魂扭曲的女性,另一种则是由于自身性格缺陷和软弱酿成悲剧的女性。关键词:张爱玲;小说;悲剧意识3目录一、苍凉的艺术风格1(一)弥漫浓厚悲剧色彩的主题思想1(二)以悲剧爱情和婚姻故

5、事为选材2(三)悲凉语言渲染的悲凉氛围3二、悲剧意识形成的深刻原因4(一)家庭经历的影响5(二)与胡兰成感情的受挫6三、悲剧意识塑造的女性悲剧7(一)封建枷锁下的女性7(二)物欲与道德挤压下的扭曲灵魂8(三)自身性格悲剧者10参考文献12浅析张爱玲小说中的悲剧意识张爱玲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现代女作家,显赫的家世、不幸的婚姻和坎坷的经历,给她的一生蒙上了浓厚的传奇色彩。家庭的变故铸就了她复杂的心理世界和孤僻的性格,感情受挫及对人性、历史和现实的悲观又促成了她独特的悲剧创作观,因此她的作品总带着一种悲剧的主题

6、思想,多以悲剧爱情故事为题材。在表达上,她善于运用苍凉的语言和独特的意象渲染悲凉的小说氛围,从而形成了苍凉的艺术风格。一、苍凉的艺术风格张爱玲的小说是“一个美丽而苍凉的手势”,“她的作品有着淡漠的贫血和感伤的情调”。[1]胡兰成说:“张爱玲的散文与小说,如果拿颜色来比方,则其明亮面是银紫色的,其阴暗面是月下的青灰色”。张爱玲的小说,刻画了一个个残酷而悲凉的人物形象,苍凉是小说的底色,这种苍凉的艺术风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弥漫浓厚悲剧色彩的主题思想张爱玲是专写“她的时代的阴暗一面”的高手。她说:“

7、如果我常用的字眼是荒凉,那是因为思想背景里有这种惘惘的威胁。”她的威胁来自于生活,张爱玲是一个敏感的人,她善于窥探社会,把握世情,15因此揭露人性成了小说的主题。而在那个年代,不同阶层的人,尤其是生活在名门世家的遗老遗少、公子富少、太太小姐等上层人物,一旦掀去了罩在外面的面纱,剩下的便是赤裸裸的虚伪。因此她笔下这些揭露人性为主题的小说,必然成为悲剧小说。比如,《红玫瑰与白玫瑰》里的佟振保,“他做人做得十分兴头”,“整个的是一个最合理想的中国现代人物”。他带着西方的文明回到封建道德圈里,与朋友的妻恋上,在世

8、俗和功利的进攻下,他要做一个“好人”,因此把“真人”隐蔽起来,用打妻子来发泄他的冷酷、变态,仍戴着面具做他的“好人”。张爱玲用冷嘲热讽的笔调冷冷地掀开了这个大好人的“面纱”,露出了他灵魂深处的卑鄙、冷酷、变态、自私与好色,展示了一个人的心理阴暗面,这篇小说也成为悲剧性的主题。(二)以悲剧爱情和婚姻故事为选材15张爱玲认为:“男女之情乃人之大欲,作为生命过程的重大现象,负载着深刻的人性内容,揭示着人生的真谛。”张爱玲是窥探社会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