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处理城市污水试验研究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处理城市污水试验研究

ID:8203540

大小:114.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3-10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处理城市污水试验研究_第1页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处理城市污水试验研究_第2页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处理城市污水试验研究_第3页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处理城市污水试验研究_第4页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处理城市污水试验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处理城市污水试验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处理城市污水试验研究   在城市污水处理中,由于地理环境和气候因素的影响,广州城市污水水质有明显区别于北方城市污水水质的特点,一般北方地区城市污水BOD5在100~200mg/L之间,NH3-N在20~30mg/L之间,TP在2~7mg/L之间,而广州地区城市污水BOD5在40~80mg/L之间,NH3-N在20~30mg/L之间,TP在1~7mg/L之间,即有机物浓度低,碳、氮、磷比例不合理。所以开发研究适合广州地区城市污水特点的简单、高效的污水处理工艺流程,是当务之急。  本实验研究采用SBR艺,处理广州地区的城市污水,达到了在一个反应装置内既去除有

2、机物又能脱氮除磷,而且磷的出水指标达到了0.1~0.45mg/L,这样的结果目前国内外还未见类似的报道。1实验装置与方法1.1实验装置及水质  SBR反应器由有机玻璃制成。总容积47.4L,有效容积42.8L。采用空压机曝气,穿孔管布气。其流程见图1。  试验所用的污水前期是在实验室配水,后期则取自广州市某河涌城市污水。反应器中污泥是从广州市大坦沙污水厂所取,然后进行培养驯化。试验污水水质见表1,试验运行方式见表2。表1 试验污水水质  mg.L-1序号项目配制污水城市污水1COD89.8-250.086-166.72BOD546.8-127.644.7-85.03TN

3、19.7-26.119.8-26.54TP1.9-7.021.6-7.15NH3--N15.0-22.017.8-25.06NO3--N0.20-1.650.067NO2--N未检出未检出8SS 38.5-126.0表2 试验运行方式 顺序反应过程停留时间/h进水(厌氧)反硝化、释放磷1.0曝气(好氧)降解有机物、硝化、吸收磷2.0-3.0沉淀1.0悬浮物及污泥沉淀排水排除处理后的污水0.51.2试验运行工况及运行参数  本试验共进行了5种工况的运行试验,试验运行参数见表3。表3 运行工况和运行参数工况周期/h厌氧/h曝气/h沉淀/h排水/hMLSS/(g.L-1)沉降

4、比/%充水比XVI181.542.00.53.029.50.79825.51.530.50.52.521.00.78434.10.820.80.51.821.30.611844.01.01.51.00.51.720.50.611354.-4.51.020.5-1.00.52.020.00.71002实验结果及分析  各种工况下的处理效果见表4。 表4 各种工况下的处理效果  mg.L-1 测试项目工况1工况2工况3工况4工况5CODCr原水189.2135.893.576.9125.6出水26.322.416.317.318.5去除率/% 8684837885BOD5原

5、水93.462.853.241.666.3出水9.465.26.537.567.10去除率/% 9092888289TN原水22.322.820.419.821.2出水13.515.114.615.1515.23933272328去除率/%NH4+-N原水19.3720.218.6517.6518.24出水4.356.487.6511.968.53去除率/%7668583253TP原水3.865.223.762.953.35出水0.310.400.290.310.24去除率/%91.992.392.289.492.8  SBR工艺对于广州地区城市污水的处理效果和可行性是

6、本次试验的重点,不同工况条件下的试验结果见表4。由表4可知,在试验运行的5种工况中,除工况4以外,CODCr的去除率都在83%以上。BOD5去除率都在88%~92%之间。氨氮的去除率一般在53%~76%之间,总氮的去除效率一般在27%~39%之问。总磷的去除率都在91%以上。工况4CODCr、BOD5去除效率低,是因为进水有机物浓度低,氨氮、总氮的去除效率低,主要原因是曝气时间短,硝化过程完成得不好。(工况4如能保持较高的溶解氧浓度,磷的处理效果仍然很好)。3最优工况的确定  确定SBR艺处理城市污水的最佳工艺参数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其最基本的原则是在满足出水水质C

7、ODCr60mg/L、BOD520mg/L、NH+4~N10mg/L、TP0.5mg/L、SS20mg/L的情况下,尽量缩短水力停留时间(包括厌氧反应时间、曝气时间与沉淀时间)及确定最优曝气量,以达到降低处理系统的基建费用、运行费用的目的。3.1最优曝气时间及曝气量的确定  从5种工况的实验结果看CODCr在曝气30min即可以达到排放标准。在曝气60min后,CODCr的降解幅度已很小,曲线趋于平稳。NH4-N的降解不同于有机物,氨氮需要在曝气120min以后出水才能达到10mg/L以下。  TP的出水要达到0.5mg/L以下,90mi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