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保障平台建设交流材料-交流材料

劳动保障平台建设交流材料-交流材料

ID:8204060

大小:39.4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3-10

劳动保障平台建设交流材料-交流材料_第1页
劳动保障平台建设交流材料-交流材料_第2页
劳动保障平台建设交流材料-交流材料_第3页
劳动保障平台建设交流材料-交流材料_第4页
资源描述:

《劳动保障平台建设交流材料-交流材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劳动保障平台建设交流材料/交流材料全市总面积有3121平方公里,辖20个乡镇办(处、区),总人口50.1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2万人,是一个集革命老区、库区、贫困山区于一体的县级市,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调水源头,被誉为“中国水都”。近几年来,我市劳动保障工作虽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在农村显得十分薄弱,乡镇劳动保障机构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有的甚至陷入瘫痪的境地。为了促进城乡统筹就业,我们积极探索,抓好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年以前,我市20个乡(镇、办)全部设有劳动管理所,但这一机构既无办公场所,又无办公经费,人员也不到位,形同虚设。年乡镇综合配套改革时,劳动

2、保障管理所与其他站所一并改制,更名为劳动保障服务中心,管理体制不变。经过年一年的实践和运行,我们发现,改革后的机构设置和管理体制还是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基层劳动保障服务工作的需要。为此,我们从理顺管理体制、科学设置机构,加大基础建设、打造服务平台,强化目标管理、提升保障能力等方面入手,探索出了乡镇劳动保障工作的新路子,有力地促进了劳动保障事业的协调发展。我们的主要做法是:第4页一、以理顺管理体制为突破口,着力优化乡镇劳动保障机构设置。年初,我们一是将原乡镇劳动保障服务中心的人财物从乡镇全部移交到劳动保障部门,由原来的乡镇和劳动保障部门双重管理,改变为现在的垂

3、直管理,有效地解决了以前“两管两不管”(即管人的不管业务,管业务的管不了人)的矛盾,实现了管理体制的转变;二是把原来的16个乡镇劳动保障服务中心按经济区域设置为目前的7个,从而打破了乡镇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多而散的格局,实现了机构设置的优化;三是将乡镇劳动保障服务中心人员经费由原来财政供养改为“以钱养事”,并重新制定了公益性事业采购协议书和年度工作目标责任书、考核奖惩措施和管理制度等,实现了“以钱养人”向“以钱养事”的转变。二、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着力打造劳动保障服务平台。为进一步加强乡镇劳动保障平台建设,我们按照有办公场所、有培训基地、有人力资源市场的“

4、三有”目标,对所有中心进行了全面统一的规划。目前,7个服务中心建立了统一标准的培训基地。先后投入资金278万元,建立了5个与城区联网的人力资源市场,一举改变了我市农村无人力资源市场的局面,有效地促进了城乡统筹就业。第4页三、以强化目标管理为核心,着力提升劳动保障服务能力。一是完善服务合同。由劳动保障部门和各乡镇办共同作为合同的甲方分别与各服务中心签订“以钱养事”劳务合同,各服务中心再分别与工作人员签订合同,责任到岗、到人。二是实行“一志一账三卡”。“一志”即《服务日志》;“一账”即《服务项目台账》;“三卡”即《服务登记卡》、《检查监督卡》、《考核兑现卡》。首

5、先由服务中心登记《服务项目台账》,然后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及时登记《服务登记卡》、《服务日志》,年终由劳动保障部门考核,填写《检查监督卡》、《考核兑现卡》,据此兑现劳务报酬。三是规范考核程序。采取“听、看、查、评”等方法进行严格考核。“听”,即听取各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年度工作汇报、镇村干部的总体评价和服务对象的满意度评价。“看”,即对各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履行合同、内部管理及考核情况及“一志一帐一卡”的登记、管理情况等进行认真查看和核对。“查”,即按照要求,对劳动保障服务中心服务情况进行问卷式走访调查。“评”,就是召集乡镇党政班子全体成员、部分村组干部、人大代表、政协

6、委员、专业大户、示范户代表对各服务主体履职情况进行测评,确保公开、公正、公平。四是严格奖惩兑现。考核考评实行百分制,按照业务主管部门30%、乡镇30%和服务对象40%的权重计算综合考核分,考核结果与劳务报酬挂钩。服务中心按月对工作人员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归档管理,并据此兑现劳务报酬。年,市委市政府对3个优秀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和5名优秀工作人员进行了表彰。乡镇劳动保障服务中心按经济区域设置后,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培训平台作用得到积极发挥,服务就业工作扎实有效。针对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低、就业渠道窄的现状,采取“建基地、

7、抓培训、促输出”的方法,取得了一些成效。截止目前,全市7个劳动保障服务中心累计举办农民工培训班42期,培训农民工12800人;举办移民培训班113期,培训移民4778人;培训专业涉及“柑桔、茶叶、水产养殖、计算机、缝纫、车工、冲压工”等10多种。在培训方式上,各中心根据市场需求全部采用订单、定向式培训。今年来,全市共向富士康等4家企业定向培训输送技能人才479人,向市内的皇洋制衣、福润集团公司等30多家企业培训输送技能人员1180人。浪河服务中心开展的缝纫就业率高达100%。仅去年一年,我市农村劳动力培训就是前6年的总和,创历史新高。第4页第二,社保基金征缴

8、平台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社会保险扩面走出低谷。去年,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