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动杆菌感染医学ppt

不动杆菌感染医学ppt

ID:8204864

大小:322.01 KB

页数:36页

时间:2018-03-08

不动杆菌感染医学ppt_第1页
不动杆菌感染医学ppt_第2页
不动杆菌感染医学ppt_第3页
不动杆菌感染医学ppt_第4页
不动杆菌感染医学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不动杆菌感染医学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不动杆菌感染英文名称acinetobacterinfection类别感染内科/细菌性感染ICD号A48.8概述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细菌是条件致病菌,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易引起机体感染,是引起医院内感染的重要机会致病菌之一。本菌可引起呼吸道感染、败血症、脑膜炎、心内膜炎、伤口及皮肤感染、泌尿生殖道感染等。重症者可导致死亡。不动杆菌感染多见于老年和婴幼儿。近年来本菌在医院内暴发流行和耐药性不断增加,并呈多重耐药,故引起临床重视。流行病学在医院内,病人和工作人员的皮肤是不动杆菌的寄居所,可能是大多数医院内感染暴发的来源。接触患者的护士手上携带流行株者高达29%,感染的患者

2、皮肤经常带菌,患者在病房之间移动极易造成医院内感染。医院内非生物贮菌所包括医疗器械、室内空调机、机械通气装置、氧气湿化瓶、面罩、气管插管、血管导管、腹膜透析、保留导管等。病房设备的细菌污染如床罩、浸湿的床褥等均可传播本菌,此外,亦可通过医务人员带菌的手在治疗操作中传播为一重要传播途径。流行病学还可通过污染的医疗器械传播。由于该菌在环境中存活时间长,干燥滤纸上可存活6天,在干燥手指上存活36~72h,易形成气溶胶,由空气传播。不动杆菌感染的高危因素有恶性肿瘤、烧伤、腹膜透析、接受皮质激素治疗、放疗、化疗和免疫抑制剂治疗行。重症监护病房(ICU)、肾脏科病房、烧伤科病房、新生儿病房等为高

3、危病区。病因不动杆菌是一类不发酵糖类的革兰阴性杆菌,本菌属的分类经过多次变迁,如醋酸钙微球菌、黏球杆菌、阴道海尔菌、硝酸盐阴性杆菌、硝酸盐无色杆菌、多形模仿菌和洛菲莫拉菌等。1984年《伯杰手册》记载,该菌归属于奈瑟科,仅有一个种,即醋酸钙不动杆菌(A.calcoaceticus)。分两个亚种,其一是醋酸钙不动杆菌硝酸盐阴性亚种(A.calcoaceticussubsp.anitratum)和洛菲亚种(A.calcoaceticussubsp.lwoffii);后者旧称为多形模仿菌(mimapolymotha)。病因两个亚种的主要区别是前者可氧化分解葡萄糖、木糖、乳糖等,产酸不产气,

4、而后者则不分解任何糖类。近年来通过DNA杂交技术,将不动杆菌分为19种。其中七个已命名,即醋酸钙不动杆菌、洛菲不动杆菌、溶血性不动杆菌(A.haemolytius)、鲍曼不动杆菌(A.baumanii)、琼氏不动杆菌(A.junii)和约翰逊不动杆菌(Ajohnsonii)、抗射线不动杆菌(A.radioresistance),以硝酸盐阴性不动杆菌及洛菲不动杆菌的致病性较强。本菌为革兰阴性杆菌,大小为2.0μm×1.2μm,但形态多为球杆状,可单个存在,但常成对排列,有时形成链状,在固体培养基内以双球菌为主,液体培养基内则多呈短杆状,偶呈丝状,革兰染色时常不易脱色,故易造成假阳性菌。

5、病因本菌为专性需氧菌,对营养无特殊要求,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最适宜温度为37℃,24h后,菌落呈圆形突起,表面光滑,边缘整齐,灰白色,不透明,有黏液,无动力,有荚膜。溶血性不动杆菌在血琼脂干板上可呈β溶血。一般不产生色素,少数菌株产生黄褐色色素。本菌氧化酶阴性,触酶反应不定,吲哚、硫化氢、甲基红、福格斯-普里斯考尔(Voges-Proskauer,VP)反应均阴性,不产生苯丙氨酸脱氨酶、赖氨酸脱羧酶、鸟氨酸脱羧酶和精氨酸双水解酶。病因均不能还原硝酸盐。大多数菌株能利用枸橼酸盐。不动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主要在水和土壤中,也能从健康人体皮肤、唾液、咽部、眼、耳、呼吸道、泌尿生殖道

6、等部位分离到。在牛奶、奶制品、家禽及冷冻食品中亦可检出本菌。该菌致病力不强,其中鲍曼不动杆菌、酸钙不动杆菌和洛菲不动杆菌致病力较强。一般情况下不引起感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则可引起发病。发病机制不动杆菌属是条件致病菌,也是人体正常菌丛的组成部分。本菌寄居在人的皮肤、结膜、鼻咽、胃肠道、泌尿道、唾液等中,25%正常皮肤携带此菌,7%成人和婴儿咽部可短暂带菌。45%的气管切开处有不动杆菌定植。本菌致病力并不强,其中以鲍曼不动杆菌、醋酸钙不动杆菌和洛菲不动杆菌的致病力较强,其致病的毒力因子较少,主要可能与细菌素、荚膜、菌毛等有关。该菌在一般情况下不引起疾病,只有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可引起感染。

7、发病机制目前临床感染的不动杆菌中,鲍曼不动杆菌和菌醋酸钙不动杆菌占绝大多数(80%)。本病的诱发因素为患者常有严重的原发疾病如慢性肺部疾病、恶性肿瘤、烧伤、免疫功能低下和老年住院患者,通常发生于住院1周后;患者在应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广谱抗生素等,此可改变机体免疫功能及体内正常菌丛而导致菌群失调;临床上各种导管的应用、气管插管、人工装置和大手术等,常为感染的途径;感染场所常为ICU、烧伤病房等。本菌属引起的机会性感染包括皮肤伤口感染、泌尿生殖道感染、肺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