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苯二胺安全技术说明书

对苯二胺安全技术说明书

ID:82099593

大小:3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2-09-01

对苯二胺安全技术说明书_第1页
对苯二胺安全技术说明书_第2页
对苯二胺安全技术说明书_第3页
对苯二胺安全技术说明书_第4页
资源描述:

《对苯二胺安全技术说明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对苯二胺安全技术说明书标识中文名对苯二胺1,4-二氨基苯英文名p-phenylenediamine、1,4-diaminobenzene分子式C6H8N2分子量108.14危规号61789UN编号1673RTECS号CAS号106-50-3理化性质主要组成纯品性状白色至淡紫红色晶体。熔点℃147溶解性溶于水、乙醇、乙醚、苯、氯仿。沸点℃267相对密度(水=1)无资料饱和蒸气压KPa0.14(100℃)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3.7临界温度℃无资料燃烧热无资料临界压力MPa无资料最小引燃能量mJ燃烧燃烧性本品可燃,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2、、氧化氮。爆炸危险性闪点℃68聚合危险爆炸极限%无资料稳定性避免接触光照引燃温度℃无资料禁忌物强氧化剂、酸类、酰基氯、酸酐、氯仿。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氧化氮烟气。有毒,具强致敏性。灭火方法采用雾状水、二氧化碳、砂土灭火。灭火剂雾状水、二氧化碳、砂土毒性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前苏联MAC(mg/m3):0.05;OSHA0.1mg/m3[皮];ACGIH0.1mg/m3[皮];TLVWN:未制定标准;LD50:80mg/kg(大鼠经口)LC50:无资料;人经皮:250mg/24小时,轻度刺激。对人体伤害不易

3、因吸入而中毒,口服毒性剧烈,与苯胺同。本品有很强的致敏作用,可引起接触性皮炎、湿疹、支气管哮喘。急救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防护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自给式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手防护:

4、戴橡胶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及时换洗工作服。工作前后不饮酒,用温水洗澡。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泄漏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用控制焚烧法处置。焚烧炉排出的氮氧化物通过洗涤器除去。储运包装方法:塑料袋或二层牛皮纸袋外全开口或中开口钢桶;塑料袋或二层牛皮纸袋外纤维板桶、胶合板桶、硬纸板桶;塑料袋或二层牛皮纸袋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

5、)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镀锡薄钢板桶(罐)外满底板花格箱、纤维板箱或胶合板箱。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应严格执行极毒物品“五双”管理制度。运输注意事项: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酸类、氧化剂、食品及食品添加剂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包装类别:O53其他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

6、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