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化型煤新技术的应用与开发

气化型煤新技术的应用与开发

ID:8212220

大小:239.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3-10

气化型煤新技术的应用与开发_第1页
气化型煤新技术的应用与开发_第2页
气化型煤新技术的应用与开发_第3页
气化型煤新技术的应用与开发_第4页
气化型煤新技术的应用与开发_第5页
资源描述:

《气化型煤新技术的应用与开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气化型煤新技术的应用与开发王学先田青侯立刚程国强(山东飞达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泰安)2004-06-161 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无烟块煤价格居高不下,2004年第一季度最高竟达800元/t,有些化肥生产厂家被迫限量低负荷运行。在这种形势下,山东飞达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要想获得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进一步挖潜,降低生产成本。   合成氨作为尿素等生产的基础原料,在化肥生产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降低合成氨的生产成本也就降低了最终产品的生产成本和完成成本。而在合成氨生产中,原料(白煤)费用占合成氨成本的35.8%,电耗占33.8%,其它费用占30.4%。因

2、此,降低合成氨生产成本应首先从降低原料成本出发。   国内最新研究开发的多元混合料浆气化技术、灰熔聚流化床粉煤气化技术和煤(焦)富氧连续气化技术,具有投资少、工艺先进、原料来源广、综合利用好、污染小等特点,是对我国中、小氮肥原料路线的重大革新和突破,对合理利用资源、优化配置、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都有重要意义。但这3项技术目前尚处于试验阶段,要实现工业化应用仍需要一定的时间。   而国内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发的碳化煤球技术相对成熟,并经几十年的改造又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该技术存在投资大、污染性大、劳动强度高等缺陷。   能否寻找或开发一种

3、投资少、见效快的节能降耗的有效途径,且具有先进性、经济性、稳妥性和系统性的优点,已成为公司的当务之急。2 方案的确定      公司与国内科研单位通力合作,建立试验基地,发挥各自优势,开发成功气化型煤新技术。该技术采用无烟煤末为主原料,加入一定比例的复合粘结剂和添加剂,通过一定工艺处理,经过成型、烘干而成。   该技术是在石灰碳化煤球和清水煤棒型煤的基础上,借鉴成功之处,优化升级,其中部分先进技术已在石油化工、冶金、玻璃、陶瓷等行业率先推广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依据该技术放大效应的可靠程度,结合公司现有生产条件及今后扩能降

4、耗需求,制定了整体工程技术方案,并相应确定了该工程的设计基准条件。   (1)设计生产规模为30~50kt/a。   (2)产品质量达到如下要求:固定碳含量(与原料样相比)降低≤6%,冷强度≥450N/个,热稳定性(R13)≥70%,灰熔点(ST)≥1250℃,含水量≤2%。     (3)成本增加(在粉煤基础上)≤70元/t。3 方案的实施3.1 生产工艺   根据多年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气化型煤技术关键之一是选择合理的工艺路线。气化型煤新技术确定的生产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3.2 粘结剂的选择   气化型煤新技术采用因地制宜的粘结剂原料

5、、合理的粘结剂制造技术以及严格的配方,使所开发的粘结剂具有以下特点:   (1)良好的粘结性能。   (2)能使型煤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抗湿性和热稳定性。   (3)产品发热量和固定碳含量降低少,活性有不同程度提高。   (4)不含对气化和后续工艺有害的杂质,不危害员工健康,不污染环境。     (5)原料来源广,价格便宜,能就地取材。3.3 主要设备      研制开发的型煤机械设备,从原料的定量、破碎、粘结剂制备、物料搅拌、成型到干燥已形成系列,能保证工艺流程的实现,其主要设备情况见表1。3.4 总布置图   烟煤厂与造气工段之间平衡配套,

6、按长方形一字展开布置,给料机靠近煤末堆,干燥系统靠近吹风气装置,干燥窑、成型机出口紧挨磅室,直通上料口。3.5 生产特点   (1)生产方式   间歇生产与连续生产相结合,可以边投料边贮存,也可以边生产边干燥使用,直接用于造气生产。   (2)热能综合利用   干燥气体全部利用造气吹风气放空烟气。现有φ3000造气吹风气回收装置2套,配φ2610造气炉4台(造气炉共计8台),炉膛热点温度为1100℃,炉膛温度≥650℃,废气流量(2~3)×104m3/h(标态),烟气出口温度160℃,风压为3600Pa,吹风气回收原工艺为经引风机引至烟囱(高度

7、20m)直接排放。   在正常运行时,吹风气的烟气属非爆炸性气体,考虑到开停车或不正常情况下烟气成份可能接近易燃易爆区,为保证干燥系统始终处于安全区,设计时将烟气入口设置在窑体顶部一端防爆膜附近。这样,正常时烟气经干燥系统回收热能、降温、除尘、放空,不仅有利于环境保护,而且热风炉可备用不开,日节煤5t。4 运行效果4.1 生产方式   考虑到造气炉之间的通用性、一致性和互备性,决定采用掺烧方案先在1台造气炉上试烧气化型煤,成功之后再扩大应用范围。   依据掺烧量一般为1/3,最大不超过2/3,造气加料量、生产工艺指标、工艺流程无需改变,生产系统

8、无不良影响。4.2 运行工况   4.2.1 原料条件   (1)山西晋城、河南焦作两地中块煤(50~150mm)与型煤(52mm×49mm×30m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