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隧道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ID:822700

大小:2.00 MB

页数:133页

时间:2017-09-08

隧道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隧道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隧道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隧道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隧道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隧道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新建漳州港尾铁路工程***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漳州港尾铁路工程(DK41+243~DK45+172)***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审核:批准:中铁电气化集团有限公司新建漳州港尾铁路工程指挥部-132-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新建漳州港尾铁路工程***隧道施工组织设计目录1、编制依据及参考资料-4-2、工程简介-4-2.1工程概况-4-2.2气象特征-5-2.3地震动参数-5-3、总体布置及规划-5-3.1施工安排-5-3.2工区布置及规划-5-3.3高压风供应-6-3.4高压水供应-6-3.5施工

2、用电-6-3.6施工便道-6-3.7施工通风-7-3.8施工照明-7-3.9洞内管线布置-7-3.10施工通讯-8-3.11消防设施-8-3.12施工排水及污水处理设施-8-3.13弃砟量及弃砟场-8-4、主要工程数量-8-5、进度计划-9-5.1总体计划-9-5.2开挖及支护进度指标分析-9-5.3衬砌施工进度指标分析-10-5.4关键工序工期控制-10-5.5进度计划实现的保证措施-10-5.6工程网络图和横道图-10--132-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新建漳州港尾铁路工程***隧道施工组织设计6、项目部建设

3、及组织机构设置-13-6.1项目部建设-13-6.2组织机构设置-13-6.3各部门管理职责-14-7、机械设备、物资供应及人员-17-7.1机械设备清单及进场计划-17-7.2物资供应安排-18-7.3人员进场计划-19-8、隧道施工工艺、方法-19-8.1总体方案-19-8.2洞口及明洞-20-8.3洞身开挖主要施工工艺-27-8.4初期支护-32-8.5监控量测与超前地质预报-46-8.6洞身防、排水-56-8.7施工排水-61-8.8二次衬砌-62-8.9附属建筑物-68-8.10控制测量方法-6

4、8-8.11应急救援预案-70-8.12隧道施工技术措施-71-9、质量目标及保证措施-79-9.1总体质量目标-79-9.2分项工程质量目标-79-9.3质量保证体系-79-9.4质量保证措施-81-10、安全目标、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92-10.1安全目标-92--132-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新建漳州港尾铁路工程***隧道施工组织设计10.2安全保证体系-92-10.3安全保证措施-94-10.4安全应急救援预案-108-11、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111-11.1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目标-111-11.

5、2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工作原则-111-11.3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组织措施-112-11.4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制度-112-11.5环境保护、水保保持技术措施-115-11.6临时工程的使用与恢复-117-12、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措施-117-12.1组织机构-117-12.2工作目标-118-12.3劳动保护措施-118-12.4医疗卫生保护措施-121-12.5职业病防治措施-123-13、文明施工-125-13.1项目部文明规范化管理-125-13.2施工便道规范化管理-126-13.3砼拌合站建设规范

6、化管理-126-13.4钢筋棚规范化管理-128-13.5施工用电规范化管理-128-13.6施工现场规范化管理-129-14、创优规划-129-14.1质量方针、质量管理(创优)目标-129-14.2创优规划落实措施-130-14.3经济保证措施-132--132-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新建漳州港尾铁路工程***隧道施工组织设计***隧道施工组织设计1、编制依据及参考资料⑴本项目招标文件和工程量清单;⑵施工现场实地勘察、调查资料;⑶漳州港尾施工图设计文件;⑷施工通用图集;⑸设计、施工和验收规范或标准;⑹本单位

7、同类项目的施工经验及可满足施工需要的各类资源。2、工程简介2.1工程概况***隧道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境内,进口里程为DK41+243,出口里程为DK45+172,隧道全长3929m,其中进口明洞10米,Ⅱ级围岩750m,Ⅲ级围岩2214m,Ⅳ级围岩240m,Ⅴ级围岩715m。洞身最大埋深约172m。隧址属低山丘陵地貌,地势起伏较大,地面高程12.30~205.00m,最低点位于隧道出口,海拔8.00m,山坡的自然坡度为5~30°,区内山势连绵起伏,植被发育。隧区覆盖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坡残积层,下伏燕山早期侵入

8、花岗闪长岩,山体坡面较陡,隧道进出口段地表分布有危岩落石,分化球半径0.5~7.0m不等。隧道进出口和洞身大部分表层为残积粉质黏土,洞身主要穿越燕山早期侵入花岗闪长岩,总体上岩体节理、裂隙一般发育,侧壁基本稳定,但在DK43+945~DK44+245地段为断裂破碎带,岩体破碎,其附近可能会遇到股状涌水或突水。隧道内为人字坡,进口端为3‰上坡,出口为5.4‰和5.1‰的下坡。本隧道除明洞段采用明洞衬砌,洞口段、浅埋段采用Ⅴ级浅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