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精品教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精品教案

ID:8227940

大小:212.00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8-03-11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精品教案_第1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精品教案_第2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精品教案_第3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精品教案_第4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精品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精品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试验过程,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2.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正确读写词语。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习通过对具体事例及人物的动作、语言等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过程与方法1.在自学的基础上填空,理解字、词、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伽利略独立思考,敢于破除迷信,尊重实践的科学精神和认真研究的科学态度。重点难点理解伽利略试验的过程与结论并受到启发,初步学习一些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课时 两课时教

2、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2.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教具准备两个大小不一样的铁球。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同学们,老师手中有两个大小不一样的铁球。如果同时从同一高度松开手,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同时着地。)历史上谁先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伽利略。)2.请简单介绍你对伽利略的了解。1564年,伽利略出生于意大利比萨市一个没落贵族的家庭。1581年他考入比萨大学,遵从父命学医。在大学里,他深深地爱上了数学,发明了“液体静力天平”,引起学术界的注意。1589年夏天,他受聘为比萨大学的数学教

3、授,年仅25岁。他成功研制了世界上第一架放大33倍的天文望远镜。在望远镜的帮助下,他发现了新宇宙,维护哥白尼的“日心说”,却遭到反对哥白尼“日心说”的教会的迫害,以致被送上法庭。但他始终没有放弃科学,为近代实验科学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道路。3.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5课,看看伽利略是怎样得出“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一结论的。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3.有不懂的问题,要记下来。三、汇报交流1.轻声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1)字音。  违背(

4、wéi,不读wěi) 的确(dí) 更改(gēng)(2)字形。注意:“释”左半部由“丿”和“米”组成,不要写成“采”。(3)词义。信奉:信仰敬奉。文中是指当时人们对亚里士多德奉若神明,对他的话深信不疑,表现出人们对权威的盲目迷信。胆大妄为:形容一个人胆量大,胡作非为。文中指人们认为一个年轻的数学教授竟敢反对他们深信不疑的亚里士多德,简直是胡作非为,胆子太大了。磅:英制质量单位,1磅合0.4536千克。2.课文主要内容。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年轻时追求真理,敢于挑战权威,对人们信奉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谓的真理产生了

5、怀疑,经过反复试验求证后,在人们的辱骂与猜疑中走上比萨斜塔,用事实验证了真理。四、默读课文1.思考:伽利略是经过哪几个过程得出“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一结论的?[引发疑问(第3自然段)——反复试验(第4自然段)——公开试验(第5、6自然段)]2.读第1自然段,用一句话概括伽利略是个什么样的人。伽利略是17世纪伟大的科学家,他在念书时,就善于提出不寻常的问题,可见他是个善于思考的人。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试验过程,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2.初步学习通过对具体事例及

6、人物的动作、语言等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具准备重点句子的幻灯片。教学过程一、回顾导入伽利略——一个年轻的数学教授,他是怎样得出“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一结论,从而使人们改变了盲目崇拜权威的观念的呢?(引发疑问,反复试验,公开试验。)二、自主学习(第26自然段)1.伽利略的疑问是怎样产生的?结合当时的背景加以体会。2.伽利略是怎样反复试验的?结合上下文想象。3.伽利略为什么在斜塔上进行公开试验?三、小组交流四、全班汇报1.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话产生了疑问,那亚里士多德到底是什么

7、样的人呢?古希腊的哲学家、科学家,是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马克思、恩格斯称他为古希腊哲学界“最博学的人”。他将科学分为理论的科学、实践的科学、创造的科学。他在生物学、生理学、医学等方面都有突出的贡献。17世纪的意大利人十分信奉他,把他的话当成不容更改的真理。伽利略就是对这样一位人们眼中的权威人物产生了怀疑。(1)怀疑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有根据的。因为两个铁球拴一起重量是10+1,而速度应是慢的拖住快的,也就是要小于10,即10+1<10;如果把它们看作一个整体的话,10+1=11,其落下的速度就应比10磅重的铁球快

8、,即10+1>10。这样两个相反的结论显然说不通。(2)体会:伽利略通过自己的思考,有理有据地提出疑问,即使是人们极为信奉的哲学家,他也决不随声附和,可见他有坚持真理、勇于探索的精神。(3)补充资料。当时科学界对权威绝对崇拜与盲从,有的科学家为坚持真理甚至丧失了生命。16世纪的布鲁诺因坚持真理“日心说”,触怒教廷,到处流亡,多次被捕,但他仍宣传自己的宇宙观,最后被教皇活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