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九年物理级全一册知识点总结

初中九年物理级全一册知识点总结

ID:8242173

大小:555.12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3-12

初中九年物理级全一册知识点总结_第1页
初中九年物理级全一册知识点总结_第2页
初中九年物理级全一册知识点总结_第3页
初中九年物理级全一册知识点总结_第4页
初中九年物理级全一册知识点总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中九年物理级全一册知识点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九年级全一册知识点总结12第十三章内能【第一节分子热运动】1.扩散现象的定义: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扩散现象说明:①分子之间有间隙;②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实验中,二氧化氮被放在下面的目的:防止二氧化氮扩散被误认为是重力作用的结果。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2.分子的热运动: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3.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的作用力包括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当分子间距d=分子间平衡距离r,引力=斥力。d<r时,引力<斥力,斥力起主要作用。d

2、>r时,引力>斥力,引力起主要作用。当d>10r时,分子之间作用力十分微弱,可忽略不计。【第二节内能】: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1).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内能的单位为焦耳。(2).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温度、质量、材料、存在状态。(3).内能与机械能不同机械能是宏观的,是物体作为一个整体运动所具有的能量,它的大小与机械运动有关。内能是微观的,内能大小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快慢及分子作用有关。这种无规则运动是分子在物体内的运动,而不是物体的整体运动。(4)内能改变的外部表现物

3、体温度升高,说明物体内能增大;内能改变,温度不一定变化。例如:熔化、凝固、沸腾2.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1)做功: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A.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相互转化。B.如果仅通过做功改变内能,可以用做功多少度量内能的改变大小。C、如图甲,引火仪内的棉花燃烧起来,因为:活塞压缩空气做功,使空气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着火点,使棉花燃烧。D、如图乙,瓶塞跳出时容器内出现白雾,因为:瓶内空气推动瓶塞对瓶塞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使水蒸气液化凝

4、成小水滴。(2)热传递: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的现象。热传递传递的是内能(热量),不是温度,温度变化只是热传递的一个表现。A、实质:内能的转移B、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热量是变化量,只能说“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不能说“具有热量”。“传递温度”的说法也是错的。C、条件:存在温度差。如果没有温度差,就不会发生热传递。如图,烧杯中的水不沸腾,因为没有温度差。D、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热,温度升高,内能增加;物体放热,温度降低,内能减少。3.做功与

5、热传递的异同相同点:由于它们在改变内能上的效果相同,所以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不同点:做功时能量的形式发生了变化,热传递时能量的形式不变。4、温度、热量、内能的区别u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但不一定吸收热量(做功)。u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的变化量。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熔化、沸腾),内能也不一定增加(对外做功)。u内能是一个状态量。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熔化、沸腾),也不一定吸收热量(做功)。5、内能的利用方式12u利用内能来加热:从能的角度看,这是内能的转移过程。u利用内能来做功:从

6、能的角度看,这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第三节比热容】1.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实验【实验结论】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升高的温度不同。【注意事项】①比热容的概念是通过本实验引出来的,所以实验中不可以有“比热容”三个字。②本实验利用到控制变量法,所以要控制水和食用油的质量相等,控制酒精灯的火焰大小,控制加热时间相同。2.比热容定义: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等于它降低1℃时放出的热量)3.物理意义:比热容是表示物体吸热或放热能

7、力的物理量。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性质,比热容的大小与物体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4.水常用来调节气温、取暖、作冷却剂、散热,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5.比较比热容的方法:(1)质量相同,升高温度相同,比较吸收热量多少(加热时间):吸收热量多,比热容大。(2)质量相同,吸收热量(加热时间)相同,比较升高温度:温度升高慢,比热容大。6.热量计算公式:温度升高时用:Q吸=cm(t-t0)温度降低时用:Q放=cm(t0-t)只给出温度变化量时用:Q=cm△t注意:(1)公式求液体温度时,一定要注意液体沸

8、点:求出水的温度为105℃,但标准大气压下最终结果应该是100℃。(2)审题时注意“升高(降低)到10℃”还是“升高(降低)了10℃”,前者的“10℃”是末温(t),后面的“10℃”是温度的变化量(t0)。热平衡方程:在不计热损失的情况下,Q吸=Q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