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公路沥青路面水破坏原因和防治措施

地方公路沥青路面水破坏原因和防治措施

ID:8251763

大小:2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3-13

地方公路沥青路面水破坏原因和防治措施_第1页
地方公路沥青路面水破坏原因和防治措施_第2页
地方公路沥青路面水破坏原因和防治措施_第3页
地方公路沥青路面水破坏原因和防治措施_第4页
地方公路沥青路面水破坏原因和防治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方公路沥青路面水破坏原因和防治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地方公路沥青路面水破坏原因和防治措施  摘要:地方公路沥青面层的破坏有很多原因,水破坏是其中一个原因,本人综合多年沥青表处面层施工经验,将分析水破坏的原因,认为,水破坏现象并不能完全避免,只能从设计、施工(重点为施工)、公路养护和管理方面着手,从而减少、减轻沥青表处路面的水毁坏,而后得出结论,只有合理设计、精心施工、及时养护和加强管理才能减少地方公路沥青路面的水破坏。关键词:地方公路沥青路面,水破坏,原因,防治措施。中图分类号:U416.2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地方公路,作为现代地区之间重要的运输枢纽,为地方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地方交通旅游、引进外资、加强地区间的联系、

2、促进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与增长,沥青表处路面在地方公路中夜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随着各地区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地方公路的交通量也在迅猛增长,特别是在重交通荷载、超载运输及一些不利的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下,沥青表处路面出现了较严重的病害,导致了沥青路面使用性能下降,影响了车辆的安全和快捷行驶。6本人从事公路建设行业十多年,所承建的公路工程中多次出现过沥青表处路面的水破坏,其中多数为表面坑槽、泥唧、路基下陷,现就本人所承建的某一项目对其水毁原因及防治措施作一阐述。该项目位于贵南县过马营镇,标段里程15KM,(K22+000-K37+000段),结构层

3、为:厚30cm天然砂砾垫层+厚15cm索乐克基层+厚3cm沥青表处,本工程于2006年9月完工,在2007年6月初进行交工验收时,沥青路面出现不同形式的坑槽、泥唧、网裂、沥青面层与基层粘结不良等现象。经现场参与验收人员共同讨论,认为沥青表处面层中,以上出现的水破坏为常见病害,并不能完全防止,且基层为新型材料,技术尚不完善,对出现的病害要进一步观测、研究,但对已出现的病害要及时进行维护,以保证路段行车安全和保证路面的正常使用。以上情况说明,在通常情况下,沥青表处路面水破坏产生的主要外在因素是外界自然水、交通量及不完善的排水系统,产生水破坏的主要内在因素是由于沥青面层与下承层(

4、基层)粘结不密实,沥青与集料的粘结不足,路面结构层的排水与防水设置和施工不当所引起。一、无论是外在因素还是内在因素,当自然水进入沥青结构层后,无论滞留在结构层中还是各结构层之间,在受到路面交通荷载的作用下,都会对路面产生破坏,主要以以下几种形式为常见。6面层产生坑槽因公路面层大部分直接裸露(隧道中的路面结构除外),在降雨时,雨水直接降在路面上,若路面排水不畅,将直接渗入沥青结构层,并滞留在结构层中,影响了沥青与集料的粘结,在交通荷载的作用下,局部出现裂纹、网裂,逐渐变形松散,松散的集料在车轮的作用下被甩离原位置,从而形成坑洞,如不及时养护修补坑洞,会沿着该坑洞四周逐渐扩大,

5、进一步破坏基层,甚至于破坏该段的整体路况。与路线中其他构造物(桥涵、过水路面、不同材质的其他路面结构等)连接处出现形变,如泥唧、坑槽、沉陷等。当公路穿越河沟时,为保证公路线形不发生大变化及保证原有河沟内的排水顺畅,就要在河沟之上设置某种形式的排水构造物(如:桥涵、过水路面等);因排水构造物所以材质与沥青路面采用的材质不同,在受到气温突变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下,两者发生的形变有很大的区别,由于不同的形变从而引起构造物与沥青面层接触界面出现裂缝,如不及时处理,在遇到降水时,雨水直接沿此裂缝进入结构层,水进入结构层后,同样会引起上述(1)中的情况,从而破坏该处路面结构,甚至于会对该处

6、构造物引起破坏。地下渗水破坏下承层,逐步扩大。6此种现象在大部分路线当中并不常见,主要出现在路线穿越地下水比较丰富的地段而没有做防治处理时,由于路基填土高度得不到保证,且路基垫层反滤处理不当,地下水沿筑路材料的毛细孔逐渐上升,软化基层,使基层的承载力下降,在路面交通荷载的作用下,直接破坏沥青路面,是路面出现坑槽、下陷等现象。二、浅谈防治措施依目前的技术水平来说,地方道路沥青表处路面的水破坏并不能完全防止,但可以通过加强晚上设计、施工、道路运输管理和公路养护等手段,减少延缓此种现象的发生。合理的设计作为柔性路面,必须根据道路的等级、交通量、该地区的气候条件及地质条件,选择合理

7、的路基填土高度、合理的路基填筑材料、合理的路面结构型式、合理的路面厚度,可减少其水破坏。加强施工管理、精心组织施工在不考虑设计因素影响的情况下,由于施工管理不严格或者处治措施不当,是引起沥青表处面层水破坏的一个主要原因。(1)、首先在路线复测时,应详细调查和记录路线段内地质水文情况,如发现有可能引起水破坏的地段地质,而设计中并无相应的处置措施时,应提出处置方案或提出设计变更,并按提出的方案和变更严格执行。6(2)、选用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的筑路材料,并在施工当中严格执行施工技术规范,使路基稳定(垫层、基层也必须严格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