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报名信息卡

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报名信息卡

ID:8259223

大小:6.26 MB

页数:76页

时间:2018-03-14

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报名信息卡_第1页
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报名信息卡_第2页
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报名信息卡_第3页
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报名信息卡_第4页
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报名信息卡_第5页
资源描述:

《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报名信息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报名信息卡填涂指导手册中国卫生人才网卫生部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监制二○○五年十月一、报名信息卡如图1-1图1-1一、信息卡的填涂填涂前需准备钢笔(圆珠笔)、铅笔(2B铅笔)和塑料橡皮。1.汉字部分填涂卡中有许多汉字需要输入计算机,这些汉字包括姓名、工作单位。要借助汉字区位码表,找出汉字代码,以代码形式填涂在卡上。(1)姓名填涂:姓名的汉字书写:首先在姓名栏中用钢笔或圆珠笔填写自己的姓名。姓名栏第一行留有四个空格,每个汉字占一格,要自左至右依次书写。如姓名少于四个汉字,应将右边汉字空格位置空出。姓名区位码填写:姓名栏每个汉字下的四个小格是填写汉字区位码的地方。区位码为四位

2、阿拉伯数字,从区位码表中查出姓名代码,用钢笔或圆珠笔填在此栏内。姓名区位码填涂:区位码每位数字下印有“0-9”十个涂点。根据数字将对应涂点用铅笔涂黑。注意涂写时要一一对应,不要填错行或列。考生必须认真填写信息卡,书写汉字、区位码及涂写对应涂点都不可缺少。图2-1为“张明”的姓名涂写样式,其中“张”的区位码为“5337”,“明”的区位码为“3587”。图2-1(2)工作单位:方法与填涂姓名相同。工作单位共提供14个汉字,如果超过十四个字,则可根据情况简化填涂。图2-2为工作单位名称的涂写方法。图2-2如果汉字部分包含数字或其它键盘字符,可按标准字符转换码对照表填涂,如工作单位名称为:济南55

3、170部队,应按图2-3涂写。图2-31.数字部分填涂:信息卡中要输入计算机的数字信息有:身份证号码、档案号(历史考生填写),民族、出生日期、取得现有资格年限、报考专业、单位所属、单位性质、从业年限、毕业学校、毕业专业、毕业年月,填涂时先用钢笔或圆珠笔在此栏空格中填上阿拉伯数字,然后再在数字下面找到对应信息点用铅笔涂黑。数字部分每一位都必须填涂,即使是‘0’,也不能省略;如果位数不满,如身份证号,如果为15位,则要靠左边对齐填涂。有关项目的名称与代码对应关系,请查阅字典。l身份证号码的填涂方式如图2-4               图2-4l报名序号和报名点号的填涂方式如图2-5     

4、   图2-5l民族、出生日期、取得现有资格年限、报考专业的填涂方式如图2-6图2-6l单位所属、单位性质、从业年限、毕业学校、毕业专业、毕业年月的填涂方式如图2-7图2-71.选择项填涂:信息卡中的选择项包括:报考级别、最高学历、性别、现有资格。选择项均为单选项,只能从中选择一项,将其右侧信息点涂黑。填涂方式如图2-8图2-84.照片粘贴,考生需将其近期一寸免冠照片贴在报名信息卡右下图2-9处:需要注意的是:考生贴照片前,请务必先向工作人员咨询本报名点的报名信息卡可否贴照片            图2-9附录1:标准字符转换码对照表0:99001:99012:99023:99034:99

5、045:99056:99067:99078:99089:9909A:9910B:9911C:9912D:9913E:9914F:9915G:9916H:9917I:9918J:9919K:9920L:9921M:9922N:9923O:9924P:9925Q:9926R:9927S:9928T:9929U:9930V:9931W:9932X:9933Y:9934Z:9935a:9936b:9937c:9938d:9939e:9940f:9941g:9942h:9943i:9944j:9945k:9946l:9947m:9948n:9949o:9950p:9951q:9952r:9953s:

6、9954t:9955u:9956v:9957w:9958x:9959y:9960z:9961~:9962`:9963!:9964@:9965#:9966$:9967%:9968^:9969&:9970*:9971(:9972):9973_:9974-:9975+:9976=:9977

7、:9978:9979{:9980}:9981[:9982]:9983::9984;:9985“:9986‘:9987<:9988>:9989,:9990.:9991?:9992/:9993:9994附录2:字典民族01汉族02蒙古族03回族04藏族05维吾尔族06苗族07彝族08壮族09布依族10朝鲜族11

8、满族12侗族13瑶族14白族15土家族16哈尼族17哈萨克族18傣族19黎族20傈僳族21佤族22畲族23高山族24拉祜族25水族26东乡族27纳西族28景颇族29柯尔克孜族30土族31达斡尔族32仫佬族33羌族34布朗族35撒拉族36毛南族37仡佬族38锡伯族39阿昌族40塔吉克族41普米族42怒族43乌孜别克族44俄罗斯族45鄂温克族46德昂族47保安族48裕固族49京族50塔塔尔族51独龙族52鄂伦春族53赫哲族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