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高考理科综合试卷(精美解析版)-重庆理综

2010高考理科综合试卷(精美解析版)-重庆理综

ID:8260450

大小:550.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3-14

2010高考理科综合试卷(精美解析版)-重庆理综_第1页
2010高考理科综合试卷(精美解析版)-重庆理综_第2页
2010高考理科综合试卷(精美解析版)-重庆理综_第3页
2010高考理科综合试卷(精美解析版)-重庆理综_第4页
2010高考理科综合试卷(精美解析版)-重庆理综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0高考理科综合试卷(精美解析版)-重庆理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选对的得6分,选错的得0分)14.(2010重庆理综·14)一列简谐波在两时刻的波形如题14图中实践和虚线所示,由图可确定这列波的A.周期B.波速C.波长D.频率【答案】C【解析】由图象可确定波的波长,正确答案C。题中未给出实线波形和虚线波形的时刻,不知道时间差或波的传播方向,因此无法确定波速、周期和频率。15.(2010重庆理综·15)给旱区送水的消防车停于水平面,在缓缓放水的过程中,若车胎不漏气,胎内气体温度不变,不计分子

2、势能,则胎内气体A.从外界吸热B.对外界做负功B.分子平均动能减少D.内能增加【答案】A【解析】胎内气体经历了一个温度不变,压强减小,体积增大的过程。温度不变,分子平均动能和内能不变。体积增大气体对外界做正功。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气体一定从外界吸热。A正确【解析】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气体温度不变,分子平均动能不变,C选项错误。不计分子势能,内能只由温度决定。气体温度不变,气体内能不变,D选项错误。缓慢放水,胎内气膨胀对外做功,B选项错误。由热力学第一定律知,从外界吸热,A选项正确。16.(2010重庆理综·16)月球与地球质量之比约为1∶80,有研究者认

3、为月球和地球可视为一个由两质点构成的双星系统,他们都围绕月球连线上某点O做匀速圆周运动。据此观点,可知月球与地球绕O点运动生物线速度大小之比约为A.1∶6400B.1∶80C.80∶1D.6400∶1【答案】C【解析】月球和地球绕O做匀速圆周运动,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各自的向心力,则地球和月球的向心力相等。且月球和地球和O始终共线,说明月球和地球有相同的角速度和周期。因此有,所以,线速度和质量成反比,正确答案C。14.(2010重庆理综·17)一输入电压为220V,输出电压为36V的变压器副线圈烧坏,为获知此变压器元、复线圈匣数,某同学拆下烧坏的副线圈,用

4、绝缘导线在铁芯上新饶了5匣线圈。如题17图所示,然后将原来线圈接到220V交流电源上,测得新绕线全的端电压为1V,按理想变压器分析,该变压器烧坏前的原、副线数分别为A.1100,360B.1100,180C.2200,180D.2200,360【答案】B【解析】对新绕线的理想变压器,根据变压比公式得变压器烧坏前,同理,B正确。15.(2010重庆理综·18)某电容式话筒的原理示意图如题18图所示,E为电源,R为电阻,薄片P和Q为两金属基板。对着话筒说话时,P振动而Q可视为不动。在P、Q间距增大过程中,A.P、Q购车的电容器的电容增大B.P上电荷量保持不变C.

5、M点的电势比N点的低D.M点的电势比N点的高【答案】D【解析】电容式话筒与电源串联,电压保持不变。在P、Q间距增大过程中,根据电容决定式得电容减小,又根据电容定义式得电容器所带电量减小,电容器的放电电流通过R的方向由M到N,所以M点的电势比N点的高。D正确14.(2010重庆理综·19)氢原子分能级示意图如题19所示,不同色光的光子能量如下表所示。色光赤橙黄绿蓝—靛紫光子能量范围(eV)1.61~2.002.00~2.072.07~2.142.14~2.532.53~2.762.76~3.10处于某激发态的氢原子,发射的光的谱线在可见光范围内仅有2条,其颜色

6、分别为A.红、蓝—靛B.黄、绿C.红、紫D.蓝—靛、紫【答案】A【解析】如果激发态的氢原子处于第二能级,能够发出10.2eV的光子,不属于可见光;如果激发态的氢原子处于第三能级,能够发出12.09eV、10.2eV、1.89eV的三种光子,只有1.89eV属于可见光;如果激发态的氢原子处于第四能级,能够发出12.75eV、12.09eV、10.2eV、2.55eV、1.89eV、0.66eV的六种光子,1.89eV和2.55eV属于可见光,1.89eV的光子为红光,2.55eV的光子为蓝—靛,A正确。15.(2010重庆理综·20)如题20图所示,空气中有一

7、折射率为的玻璃柱体,其横截而是圆心角为90°、半径为R的扇形OAB、一束平行光平行于横截面,以45°入射角射到OA上,OB不透光,若考虑首次入射到圆弧上的光,则上有光透出的部分的弧长为A.πRB.πRC.πRD.πR【答案】B【解析】根据折射定律,=可得光进入玻璃后光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过O的光线垂直入射到AB界面上点C射出,C到B之间没有光线射出;越接近A的光线入射到AB界面上时的入射角越大,发生全反射的可能性越大,根据临界角公式sinC=得临界角为45°,如果AB界面上的临界点为D,此光线在AO界面上点E入射,在三角形ODE中可求得OD与水平方向

8、的夹角为180°−(120°+45°)=15°,所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