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教案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教案

ID:8261968

大小:2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3-14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教案_第1页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教案_第2页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教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侵略战争给中国造成的苦难和诗人的赤子情怀。2感受艾青的诗风:沉雄、忧郁而感伤。3锻炼朗诵能力,注意重音、停顿、语调、语速。教学重点:诵读和感受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音乐《长城谣》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高粱肥大豆香,遍地黄金少遭殃。自从大难平地起,奸淫掳掠苦难当,苦难当奔他方,骨肉离散父母丧。没齿难忘仇和恨,日夜只想回故乡。大家拼命打回去,哪怕倭奴逞豪强。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四万万同胞心一样,新的长城万里长。这首《长城谣》写的是“九一八”事变以后东北民众无家可归的惨状和齐心战斗、收复失地的

2、决心。那么我们今天要学的艾青的这首《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就是以日本的侵华战争为背景的。这首诗写于什么时候呢?1937年12月28日夜间这时候芦沟桥事变已经爆发,全面抗日战争已经开始。二.作者和创作缘起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诗人。著有《大堰河——我的保姆》、《我爱这土地》等。(小时侯被抱出去抚养)濡染了农民的忧郁;(监禁)狱中诞生的诗人;(《大堰河——我的保姆》)雪总是能给诗人深沉的感动;(逃难的经历)艾青诗风沉雄,情调忧郁而感伤。1937年9月,艾青经人介绍来到杭州蕙兰女子中学任国文和美术教师。这是一所教会学校,一切都按呆

3、板的教条和规定行事。艾青并不愿意在这里久留。“七·七”芦沟桥抗日的炮声激励着每一个爱国同胞,但是在杭州,有些民众处于一种不关心民族命运的“安闲”状态,对于小市民的“恐日病”,艾青表示了强烈的不满和鄙夷。11月中,侵华日军已从金山卫登陆。杭州危在旦夕。学校里已没有学生来上课了。艾青只好辞别蕙兰女子中学,借了盘费离开杭州回到了金华故乡。在老家只呆了很短的时间,艾青就带着妻子张竹如一起出走。他们打算从金华乘火车经南昌去武汉。艾青在金华车站候车室和月台上看到从前方撤下来的许多伤兵。他们有的燃着稻草取暖,有的摇头叹气。艾青等人挤上了要开往南昌的列车。当火车在寂静的黑

4、夜向前奔驰时,艾青随着铁轮转轧的有节律的声响而展开了思绪:漫长的行程和广袤的土地,使他感到做一‘个中国人的“强烈的欢喜与骄傲”,甚至连这黑夜也带给他“一种家教的情感”,“纯朴地愿望着祖国能早日从少数人的自私与顽固的枷锁里解脱”;当听着在熹微的晨光中从车窗外传来儿童们所唱的“打回老家去”的歌声时,他感到这歌声“传出·了中国的悲哀与对于解放的遥远的呼叫”,这歌声在他的眼前“描出了一幅在冰天雪地中的东北义勇军行军的美丽的图画”(见艾青《西行》一文,载1937年12月出版的《七月》第一集第五期)。经过几天的颠簸,艾青终于来到了抗日的文化和政治中心武汉。1941年诗

5、人来到延安,从此诗风转向悲壮高昂。艾青是对中国新诗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诗人,被智利诗人聂鲁达誉为“中国诗坛泰斗”。“七·七”芦沟桥抗战的炮声表现了中华民族优秀儿女誓死保卫祖国的决心,表现了全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坚强意志。但是国民党右派集团中的一小撮汉奸亲日派,却在积极勾结日寇,妄图出卖国家与民族的利益,断送抗战的大好形势。艾青敏感地“在战争中看到了阴影。看见了危机”,“看见了汪精卫的动作与表情,与一个像发自播音筒里的没有生命的语言,他的那颗被包裹在肋骨里的、早已腐烂了的心”(见艾青《为了胜利——三午来创作的一个报告》一文,载1941年1月重庆出版的《抗战文艺》)。

6、于是,在12月28日阴冷的夜晚,艾青“以悲哀浸融在那些冰凉的碎片一起”,写成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一诗。写这首诗的夜晚,艾青预感到要下雪,于是他在诗中展开了有关的想像——雪的草原、雪夜的河流、冒雪走出林间的马车夫等等。第二天,果然纷纷扬扬下起了大雪。艾青对一个朋友说:“今天这场雪是为我下的。”这位朋友却说:“你这个人自我中心太厉害了,连天都听你指挥。”他不晓得诗人是有预感的。三.诵读和感受指出重点字词:絮聒、后裔、蓬发垢面、暴戾、蜷伏、啮啃、饥馑四.分析全诗1.全诗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抒写了残暴的侵略战争使中国人民所蒙受的苦难以及诗人忧

7、国忧民的沉重心情:雪落神州,寒凝大地。诗中展开了一幅苍茫旷远,悲凉凄楚的意境。看那北方戴着皮帽,冒着大雪,赶着马车走在林间的农夫“刻满痛苦的皱纹的脸”,看那南方的乌篷船里被暴戾的敌人夺去丈夫和家庭的“蓬发垢面的少妇”忡忡的忧心,看那雪夜的草原上失去了田地和家畜的耕殖者们在“饥馑的大地上”朝向阴暗的天“伸出乞援的/颤抖着的两臂”……诗人通过这一组组意象,一幅幅画面,逼真地体现了上述的主题,令人深切感受到:“中国的痛苦与灾难/像这雪夜一样广阔而又漫长呀!”作者在诗中,运用描写、比喻和反复咏叹等艺术手段使全诗笼罩在悲哀的氛围中。诗人把雪夜的“风”描写和比喻成一个

8、“太悲哀的老妇”,她“伸出寒冷的指爪/拉扯着行人的衣襟,用着像土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