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二专题(1-3)综合训练

历史必修二专题(1-3)综合训练

ID:8262937

大小:6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3-14

历史必修二专题(1-3)综合训练_第1页
历史必修二专题(1-3)综合训练_第2页
历史必修二专题(1-3)综合训练_第3页
历史必修二专题(1-3)综合训练_第4页
历史必修二专题(1-3)综合训练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必修二专题(1-3)综合训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民版)历史必修二专题(1-3)综合训练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的中心之一,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A、耜耕B、火耕C、石器锄耕D、铁犁牛耕2、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的古代水利工程是A、都江堰B、郑国渠C、白渠D、井渠3、下列我国古代衣着织物三种原料使用的先后顺序是A、丝棉麻B、棉麻丝C、丝麻棉D、麻丝棉4、古代中国陶发展到瓷的过渡阶段是A、从原始社会到商代中期B、从商代中期到西汉晚期C、从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D、从西汉时期到东汉晚期5、我国用水力鼓风冶铁始于A、战国B、西汉C、东汉D、魏晋南北朝6、陆游《杂赋》诗写到:“今朝半醉归草市,

2、指点青帘上酒楼”,说明宋代A、开始出现草市B、夜市比较繁荣C、草市已具备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D、草市交易只在早上进行7、关于古代“市”的发展叙述正确的是①秦代管理“市”的法律规定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②汉代进行集中贸易的“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③隋朝时形成民间集市——草市,唐代逐渐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④宋代的“市”,突破了原先空间、时间上的限制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8、明朝“嘉靖末,隆庆间……末富居多,本富益少”,这直接反映了明中期A、资本主义萌芽出现B、社会发生贫富分化C、自然经济趋于解体D、商品经济比较发达9、电视剧《乔家大院》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代中国商

3、业的繁盛,也反映了当时我国著名商帮的实力。明清时期,社会上有“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之说,“新安”和“山右”7所指的商帮分别是A、苏商和晋商B、浙商和晋商C、徽商和晋商D、苏商和徽商10、清朝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产生的影响是①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②强化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③造成了中国的日益落后④加速了小农经济的解体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11、鸦片战争后,在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冲击下,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一些破产的手工业者由棉布的生产者变为棉布的消费者,这不能说明A、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B、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侵入是破坏

4、中国自然经济的主要因素C、资本主义在中国沿海地区普遍发展起来D、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侵入刺激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12、促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因素有①清朝政府的支持②洋务运动的诱导③外商企业的刺激④资本主义萌芽的进一步发展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13、19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的中国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其主要原因是A、西方列强入侵,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较早B、商品经济发达,工场手工业得到充分发展C、官僚地主最先接触西方先进生产技术D、被开辟为通商口岸,便于对外贸易往来14、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第一个高潮出现在A、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C、甲午战争

5、到一战爆发D、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15、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向中国进行资本输出加快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其主要原因是A、外国资本为民族资本提供了发展资金B、外国在华设厂带来了先进设备和技术C、中国的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进一步扩大D、列强资本输出迫使清政府鼓励民间办厂16、关于抗战胜利后,民族工业发展的史实,不正确的是A、抗战胜利给民族工业发展带来良好机遇B、国政府统治下,民族工业陷入困境C、美国几乎完全垄断了中国的资本市场D、国民政府的恶性通货膨胀政策使民族工业遭到致命打击717、19世纪70年代,宁波买办严信原创办轧花厂,因惧怕官吏反对,所以表面上依附在日本人的保护下;上海均昌

6、盛机器厂造成一艘小汽船,船头上悬挂着英国国旗,船尾悬挂中国龙旗。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是A、民族资产阶级先天软弱和不足B、中外企业合资生产开始形成C、民族资产阶级得到外国支持D、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1949年10月1日前,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以及全中国人民受“三座大山”的压迫,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这“三座大山”不包括A、帝国主义B、买办资本主义C、封建主义D、官僚资本主义19、不属于外国资本主义压迫和剥削近代民族工业表现的是A、滥发纸币B、倾销商品、掠夺原料C、发动侵华战争D、限制中国机器进口20、我们通常所说的“过渡时期总路线”中“过渡时期”

7、是指A、从解放战争爆发到新中国成立B、从七届二中全会召开到新中国成立C、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D、从新中国成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通过21、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最大特点是A、时间具有漫长性B、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C、始终把工业化放在首位D、偏重生产关系的变革22、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A、发展生产力B、变革生产关系C、消灭剥削制度D、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23、中国共产党建国后试图开辟一条不同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始于A、七届二中全会B、中共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