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说课及课后反思

《我的母亲》说课及课后反思

ID:8263215

大小:4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3-14

《我的母亲》说课及课后反思_第1页
《我的母亲》说课及课后反思_第2页
《我的母亲》说课及课后反思_第3页
《我的母亲》说课及课后反思_第4页
《我的母亲》说课及课后反思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的母亲》说课及课后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我的母亲》说课及课后反思濮阳市第三中学陈庆华《我的母亲》这篇课文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是大学者胡适先生在成名之后写下的《四十自述》的选段,文章记叙了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如何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之下成长的往事,字里行间突显了母亲对作者深深的爱和严格的教育。文章向我们呈现了一位爱子无痕,润物无声的母亲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敬意与怀念。备课之前我首先考虑了两个问题:1.本文在中考时有哪些考点2.文章有哪些思想会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第一课时我引导学生概括了文章中的具体事

2、件,理清了文章结构。今天的第二课时我主要解决“读懂母亲品性”这一问题。少年期的孩子对于父母的管教开始抵抗,不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爱指责别人,很少反思自己的言行。那么,读懂本文母亲的品性,将会使学生开始审视自己的家庭,思索自己的言行。因此,本文不仅应当成为学生继续了解叙事性作品的重要载体,而且也应当是对处于生理、心理急剧变化的八年级学生情感的洗礼,使之理解母爱的深沉含义,意识到小结人生是为了体悟出人生奋斗的意义。与此同时,本文还是本单元综合性学习“献给母亲的歌”的铺垫之作。由此看来,本文不仅应通过师生平等的

3、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实现6知识与能力的自然生成,更应通过师生互动交往的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最终走进母亲的心灵底处,在一种感动中升华对母爱的理解。教学流程以问题带动学习的进程。首先我设计问题一在胡适眼里,她的母亲具有怎样的品性?因为文章比较长,又是第二课时,我要求学生浏览全文,圈出重点词语,从而在整体上把握了全文。问题二细读课文5-7自然段,思考:母亲怎样督促我的学习、训导我做人的?为了让学生理解母亲的教育与成效,我补充了《胡适自传》中的两个资料。问题二浏览课文8-12自

4、然段,思考:1.母亲在家中是什么身份?文中只是一句话带过,我补充了母亲家庭成员情况的介绍,有助于学生理解母亲的当家之难。2.作为当家的后母、后婆遇到了一些家庭难事和矛盾,是如何处理的?这是一个重点,母亲的为人处事最能突出她的品性。接下来很自然地总结母亲形象以及母亲对胡适的影响。最后让学生谈谈自己在哪些方面深受自己母亲的影响,从而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并逐渐正视母亲对自己的教导。本节课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感觉对长篇课文的教学对自己来说是一个突破。对于本文的写法教学,本想在阅读教学之后进行,后来调整到作文课上进

5、行专题指导。本文的结构和选材都是很好的写作样板。(结构上照应、选材典型)选材多样化,有利于表现母亲多样的性格。内容上有简明的叙述,有具体的实力,有言教,有身教。讲完写法,我布置学生做习作练习:通过具体事例表现写一位长辈的品性。6教育是生命参与的事业。“与每一位孩子共同成长”应是每一位教师的座右铭。教学相长,执教完《我的母亲》这一课,我真切感受到一位合格的母亲肩上的担子真的很重。自己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让我们以众多的优秀母亲为典范,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为我们自己的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

6、环境。6《我的母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王青教学目标:读懂人物品性教学方法:文本助读法问题教学法细读法教学课件:幻灯片教学过程:一、导入:你能读出胡适怎样的胸襟?胡适的学识和涵养与母亲的教育有没有关系呢?了解这位学者少年的成长历程,也许会对你有所启迪。二、浏览全文,思考:在胡适眼里,她的母亲具有怎样的品性?(在文中批画关键词语)三、细读课文5-7自然段,思考:母亲是怎样督促我学习、训导我做人的?补充资料【资料1】我们家乡的蒙馆学金太轻,每个学生每年只送两块银元。先生对于这一类学生,自然不肯耐心教书,每天只教他

7、们念死书,背死书,从来不肯为他们“讲书”……我一个人不属于这“两元”的阶级,我母亲渴望我读书,故学金特别优厚,第一年就送了六块钱,以后每年增加,最后一年加到十二元。这样的学金,在家乡要算“打破纪录”的了。——《胡适自传·四十自述》,第24页【资料2】6有一天,一件小事使我突然明白我母亲增加学金的大恩惠。一个同学的母亲来请禹臣先生代写家信给她的丈夫;信写成了,先生交她的儿子晚上带回家去。一会儿,先生出门去了,这位同学把家信抽出来偷看。他突然过来问我道:“糜,这信上第一句‘父亲大人膝下’是什么意思?”他比我只

8、小一岁,也念过《四书》,却不懂“父亲大人膝下”是什么!这时候,我才明白我是一个受到特别待遇的人,因为别人每年出两块钱,我去年却送十块钱。——《胡适自传·四十自述》,第24—25页四、浏览课文8-12自然段,思考:1.母亲在家中是什么身份?补充资料【资料3】(母亲)十七岁嫁到胡家,是父亲的第三个妻子。父亲前妻有六个儿女,那时我的大哥大姐都已长大,大姐比母亲大七岁,大哥也比母亲大两岁。父母结婚后第二年,生下我。我才三岁零八个月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