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教案

《兰亭集序》教案

ID:8278297

大小:32.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3-16

《兰亭集序》教案_第1页
《兰亭集序》教案_第2页
《兰亭集序》教案_第3页
《兰亭集序》教案_第4页
《兰亭集序》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兰亭集序》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精品文档★《兰亭集序》教案教学要点:  1、有感情地诵读全文,并能背诵。  2、体会作者由”乐”到”悲”的思想感情。教程要求:  一、导入课文  问:大家是否喜爱中国的毛笔书法?  书法是中国的国粹,先请同学们欣赏一幅书画作品:王羲之的《兰亭序帖卷》。  我们从这精美的书法作品感受到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美,也读出我们中国象形文字的古雅与优美。王羲之有”书圣”之美称,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他和众多名士共四十一人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出示图片)。与会者临流赋诗,各抒怀抱,记下了他们的千古风流,王羲之为这些诗作的书序《兰亭集序》,更以其文采

2、书艺双绝而脍炙人口。  今天我们不仅欣赏到其书法美,还要跟大家一起来欣赏其文章的美。  二、听录音(再出示碑贴全文)  三、自由读  四、赏析第一段  本文记叙了这次兰亭集会的盛况,让我们先来看,这是怎样的一个集会?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7/7★精品文档★  时间、地点、事由、人物、景  析: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映带左右  作者用简洁雅净、铿铿有致的语言,写出了宴集之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崇山峻岭,气势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静谧;清澈溪流,洁净明朗;湍急的流水,飞花溅玉”,这些景物清澈明朗,而又生机盎然

3、。  析:”引以为流觞曲水……”  文人都是高雅之士,因此,他们的聚会免不了”酒”与”诗”,”酒”是感情的催化剂,”诗”是情感的”产品”,他流觞曲水(把盛酒的杯放在水面上循曲水而下,流到谁的前面,谁就取来饮酒),于是诗兴大发,他们纷纷临流赋诗。虽无丝竹管弦之兴,然而可以”畅叙幽情”,各抒怀抱。  出示”流觞曲水”图片,伴白:  看到这幅图,似乎时光倒转,回到兰亭集会上,仿佛看到了这些雅士间儒雅的风度和诗意人生,这种美好的聚会自此以后成为千古美谈。直到今天,每年三月三日,有许多书法家、画家、文学家都会汇集此地,流觞曲水

4、,借古人之地,抒现代人的豪情。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俯……”。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7/7★精品文档★  接下来,乘着快意,信步登上兰亭的最高处。作者仰看,世界是如此阔大,宇宙是如此浩渺;俯视,大自然万物是如此繁茂昌盛,生机盎然。王羲之,纵展 目力,开畅胸怀,要把大自然的美景尽收眼底。使自己的感官得到最大的享受,尽享人生的快乐。  作者发出由衷的感叹,”信可乐也”。这实在是人生的极致。这种乐是对兰亭美景的陶醉,是来自于兰亭集会的畅快。  五、再读第一段。(女生读)  六、范读第二段,

5、人们常说:”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看看在接下来的一段中,又表现了作者什么心情?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一个字”痛”。  痛苦?痛心?痛惜?悲痛?不忙作答,先看作者是因何而痛?  ”俯仰”:指社会人事的应酬进退相联。  人要真实地生活在现实里,总要与各种人、事打交道,这就是世俗生活。如何面对世俗生活,作者概括了两类不同的人生态度。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把自己的胸怀抱负,在室内畅谈。  ”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放纵无羁地生活。2016全新精品资料-

6、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7/7★精品文档★  这两种人生态度可取吗?能否有更积极的人生态度,比如,就着自己的才华,到社会上去施展人生的抱负?  讲析:王处的时代是政治极为严酷、社会极剧动荡的年代,”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因此,天下名士,首要任务是保全性命。因此,他们有一人谈玄悟道:”悟言一室之内”,有的人归隐山林,”放浪形骸”之外。正如王羲之在文中写道:”虽趣舒殊,静噪不同,当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他们陶醉于一时的快乐,追求暂时的满足。可就一时的满足和陶醉中,岁月流逝,青春

7、已经不再,而功业无成,作者自然发出人生的感慨”曾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人生就是这样永无止境地追求满足而又不断地厌倦,既充满了快乐也充满了无尽的烦恼,怎能不感慨万分。  ”向之所欣,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往昔的盛会已化为历历在目的往事,过去曾有的欢乐,已如流水向东而去,这真是”胜景不常,胜筵难再”,这怎能不让人黯然神伤。  ”况修短随化,……”  况且人的寿命的长短,要听凭造化,无论寿命的长短,其结果是殊途同归,”终期于尽”,人总是要死亡,任何有情的生命都无法抗拒时间的无情吞噬,

8、”死亡”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7/7★精品文档★是如此强大而无法抗拒,因而个体的生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