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教学设计

《出师表》教学设计

ID:8278376

大小:2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3-16

《出师表》教学设计_第1页
《出师表》教学设计_第2页
《出师表》教学设计_第3页
《出师表》教学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出师表》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精品文档★《出师表》教学设计  出师表教学目的  一、背诵全文,培养学生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二、领会诸葛亮对蜀汉的忠诚和他作为政治家在治国方面的方针以及作为长辈对下一代的期望与教育的拳拳之心。  三、学习本文融议论、叙述、抒情于一体的写作方法。  四、了解“表”的一般知识以及“以”的用法。教学设想  一、古文忠君与爱国是一致的,故对诸葛亮忠于刘氏政权并为之鞠躬尽瘁的思想行为不求全责备。  二、学习本文,难点不在讲解而在背诵。老师要鼓励学生记忆、背诵的热情,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背诵。第一课时教学要点  一、解题、作者、背景、出师表。  

2、二、老师指导阅读、分段。  三、研读1、2段。教学过程()  一、解题,导入新课。  二、老师指导阅读课文(要求读得富于感情,有层次感),同时画出生字新词。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4/4★精品文档★  三、听写生字新词,给生字注音。  崩殂恢弘妄自菲薄陟罚臧否郭攸之费祎以遗陛下裨补阙漏猥自枉屈夙夜忧叹庶竭驽钝以彰其咎咨诹善道  四、指导分段。1围绕“出师”思考以下几点:第一,在国家危急的形势下,作者出师前向后主提了哪几条治国建议?第二,作者采用什么方式向刘禅陈述他出师的理由?第三,在说明出师理由之后,作

3、为臣下,是否还要请求皇上批准他出师并表达这次出师伐魏的决心?  2讨论后分段,写段意。  明确:第一部分(1—5段)指明危机,提出建议。  第二部分(6、7段)追忆往事,陈述理由。  第三部分(8、9段)分清责任,表明决心。  五、研读第1、2段。  1结合文中注释阅读课文,并补充如下注释:  疲弊:比喻国家衰弱贫穷。  秋:引申为关键时刻。  盖:语首助词,可译为“原来”。  妄自菲薄:指过分看轻自己。  忠谏:忠于皇上的谏言。谏,读jiàn,臣下规劝皇上,向皇上提意见。  昭:读zhào,诏示,显示。  刑:名词活用为动词,用刑,受

4、罚。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4/4★精品文档★  光:名词活用为动词,发扬光大。  臧否: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奖励惩罚,表扬批评。  恢弘: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扩大发扬。  2指导分析第1段。弄清第1段中三句话的意思。  提问:作者指出当时蜀国的形势如何?(读第1句)值此存亡危急之秋,内外大臣表现如何?(读第2句)内外大臣这样表现的原因?(读“盖追”句)内外大臣能如此,作国君的又当如何?(读第3句)诸葛亮向刘禅提的第一条建议是什么?  板书:开张圣听(广开言路)  指导背诵:这三句话语意连贯,互为因果,要顺

5、着思路默想、记忆,背诵。  指导辨析词的引申义和“以”的连接作用。  ①结合上下文,辨析词义,完成下表。  (“秋”的引申义学生回答可能有困难,教师可提示:民以食为天,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②复习“以”的介词用法——当“用、把、拿、凭”等意思讲,分析“以”作连词的用法。“开张圣听”目的是“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以”连接目的,可译为“用”、“用来”。  妄自菲薄”结果是“以塞忠谏之路”,“以”连接结果,可译为“以致”。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4/4★精品文档★  “以”用作连词,连接的大多是句

6、子,句与句之间有一种逻辑上的关系,在朗读时要注意“读断”。  指导朗读。  3指导分析第2段。  作者在此向刘禅提出的另一条建议是什么?  板书: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赏罚分明  提示背诵:宫中……若有……宜付……以昭……不宜……异法也。  六、布置作业。  1默写1、2段  2预习3—7段:⑴对照注释力求会翻译。⑵思考哪些是议论文字,哪些是叙述文字。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4/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