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ppt课件

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ppt课件

ID:8298119

大小:4.68 MB

页数:58页

时间:2018-03-18

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ppt课件_第1页
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ppt课件_第2页
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ppt课件_第3页
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ppt课件_第4页
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食源性疾病监测一、概念(一)食源性疾病:由摄食进入人体内的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性质或中毒性质的一类疾病。*我国,《食品安全法》规定:食源性疾病指食品中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食源性疾病已成为日趋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公布的数据,仅2010年:全世界死于食源性和水源性腹泻约220万人,190万儿童。*食源性疾病监测:美国、丹麦、澳大利亚、欧盟,日本。*我国:2001年建立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和致病性微生物的监测.2010年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二)食品安全食品安全:是指食品无毒

2、、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我国政府一直把食品安全放在重要位置。多年来,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和制度,全面加强食品安全立法和标准体系建设,对食品实行严格的安全监管,积极推行食品安全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全社会的食品安全意思明显提高。病源物----致病因子(实验室检验);传播媒介----食物(流行病学);临床特征----中毒性或感染性表现(临床诊断)。(三)食源性疾病三个基本要素:二、食源性疾病的病因分类(一)食物中毒:凡健康人经口摄入正常数量、可食状态的“有毒食物”(指被致病

3、菌及其毒素、化学毒物污染或含有毒素的动植物食物)后所引起的以急性感染或中毒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统称为食物中毒(foodpoisoning)。凡食入非可食状态(未成熟水果等)食物、暴饮暴食所引起的急性胃肠炎;因摄入食物而感染的传染病、寄生虫病、人畜共患传染病等食源性疾病、或摄食者本身有胃肠道疾病、过敏体质者食入某食物后发生的疾病,均不属于此范畴。不论是一次性还是长期连续摄入“有毒食物”,凡是以慢性毒害为主要特征的也不是食物中毒。(“食物中毒以及食物中毒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部分由十堰市疾控中心卫生监测科的王顺恺同志还要为我

4、们培训班做专题讲授,我在这里就不过多的赘述.)(二)疑似食源性疾病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是指,可能与食品有关并且具有以下一个或数个特征的异常病例,以及由两例或两例以上异常病例构成的异常健康事件:1.疾病的临床表现(如症状、体征、实验室和辅助检查结果及病程)和流行病学特征(人群分布、时间分布和地区分布等)与现有的诊疗经验和专业判断明显不符,用现有的临床专业知识和经验无法得到合理解释;2.病情/健康损害严重或导致死亡,无法得到合理解释;3.同一医疗机构接诊的类似病例数异常增多,超过既往水平且无法得到合理解释。根据

5、省卫生厅要求,我市从2013年元月份起,全市辖区内所有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必须实行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常规监测,逢“疑”必报。医疗机构发现符合上述定义的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后,由接诊医生填写《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报告卡》,经由医院主管部门立即上报所在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并且附上该患者全部病例的复印件。(三)食物过敏食物过敏:也称为食物的超敏反应,是指所摄入体内的食物中的某组成成分,作为抗原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而发生的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食物过敏原是指存在于食品中可以引发人体食品过敏

6、的成分。已知结构的过敏原都是蛋白质或糖蛋白。食物不耐受:是不涉及免疫系统对食物的不良反应,如摄食某食物后出现胀气、打嗝、腹泻或不愉快的反应等。食物过敏和食物不耐受容易混淆,诊断时应注意区分。※:食物不耐受与食物过敏发病机制不同A、食物过敏的流行病学特征至少有30%的人在一生中会经历一次或多次食物过敏事件,食物过敏患病率在成人中约为1%~3%,在儿童中为4%~6%。1.婴幼儿及儿童的发病率高于成人。2.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比如患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牛奶不再过敏;但对花生、坚果、鱼虾则多数为终身过敏。3.人群中实际发病率

7、较低。B、常见的引起过敏的食物以及食物过敏的症状1、引起食物过敏的食物约有160多种,但常见的致敏食品主要有8类:①牛乳及乳制品(干酪、酪蛋白、乳糖等);②蛋及蛋制品;③花生及其制品:种子储藏蛋白,包括多种高度糖基化的蛋白质组分;④大豆和其他豆类以及各种豆制品;⑤小麦、大麦、燕麦等谷物及其制品;⑥鱼类及其制品;⑦甲壳类及其制品;⑧坚果类(核桃、芝麻等)及其制品。2、食物过敏症状:①一般在食用引起过敏食物后几分钟至一小时内出现,可持续数天甚至数周。②过敏反应的特定症状和严重程度受摄入的过敏原量以及过敏者敏感性的影响。③食物

8、过敏者可出现皮肤症状,如发痒、发红、肿胀等;胃肠道症状,如腹痛、恶心、呕吐、腹泻、口腔发痒和肿胀等;呼吸道症状,如鼻和喉发痒和肿胀、哮喘等;眼睛发痒和肿胀;以及心血管系统症状,如胸部疼痛、心律不齐、血压降低、昏厥、丧失知觉甚至死亡。C、防治措施和处理原则1.避免食物致敏原预防食物过敏者发生食物过敏的唯一办法是避免食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