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李树煤矿矿井防治水措施

苦李树煤矿矿井防治水措施

ID:830765

大小:153.52 KB

页数:36页

时间:2017-09-10

苦李树煤矿矿井防治水措施_第1页
苦李树煤矿矿井防治水措施_第2页
苦李树煤矿矿井防治水措施_第3页
苦李树煤矿矿井防治水措施_第4页
苦李树煤矿矿井防治水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苦李树煤矿矿井防治水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织金县苦李树煤矿矿井防治水措施2014年1月8日一、矿井水文地质概况1、水文地质条件根据黔国土资储备字[2007]686号,《关于<贵州省织金县三塘镇苦李树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和湖南省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探院2013年4月提供的《贵州省织金县三塘镇苦李树煤矿水文地质补勘报告》,矿区范围内地势为中高山地形地貌,地势起伏较大,东南高,西北低,最高点位于煤矿区东南部边界处双羊岩头山顶,海拔标高2254.2m,最低点位于煤矿区西南部拐点附近,海拔标高1900.0m,相对高差354.2m,

2、最低侵蚀基准面标高约为1910m。苦李树煤矿地处长江上游的乌江流域上游的化冲河支流,煤矿区内地表冲沟发育,多呈树技状分布,切割较深。矿区范围内无大的地表河流,仅西北部发育有一条马场小溪,流向由东北向西南迳流,小溪常年有水,流量一般小于10l/s。区域范围内地下水主要分为碳酸盐岩溶水、裂隙水、部分为滑坡水。碳酸盐岩溶水分布于裸露及半裸露岩溶山区,泉水流量大;裂隙水为大气降水渗入风化裂隙、构造裂隙而形成,泉水流量小。2、主要含(隔)水层地层富水性(由下至上)简述如下:(1)茅口组:煤矿区内未出露,主要分布在煤

3、矿区外西北面较远处,岩性以灰岩为主,本段总厚约220~255m。该组地层岩溶遍布,地下岩溶管道发育,地下水水量十分丰富,具有埋藏深,迳流远,集中排泄的特点,垂直循环带厚,溶洞成层性明显,泉点稀少。流量约0.5~1.5l/s,富水性强,是开采下部煤层的主要充水含水层。水质为:重碳酸、硫酸钙型。(2)玄武岩组:煤矿区内无出露,出露于含煤地层底部,由凝灰岩、杏仁状玄武岩组成,本组进度307.37~347.16m。属基岩风化裂隙水,浅部含有少量风化裂隙水和坡积泉水,深部据钻孔资料,裂隙不发育,可视为相对隔水层。泉

4、点稀少,平水期泉水流量0.537~0.569l/s,延沟谷排泄。泉水动态变化剧烈,暴雨之后流量较大,旱季绝大部分断流。本组富水性弱,为含煤地层与茅口组含水层间的相对隔水层。(3)龙潭组:分布于煤矿范围内大部分地区,占煤矿区面积约75%。一般厚度260m。岩性以深灰色粉砂岩、细砂岩、粉砂质泥岩为主,夹煤层。含水段由细砂岩、粉砂岩及少许碳酸盐左右岩组成,其分层厚度0.50~20m,上、下由于泥质岩、煤层相隔,使地下水具承压性。据小窑观测资料,旱、雨季流量为0.02~1.52l/s。个别点流量较大,季节性泉亦较

5、多。富水性弱。(4)大隆、长兴组:分布于煤矿区东南部,厚约40m。岩性为硅质岩、燧石灰岩、石灰岩和碎屑岩互层组成。该层段溶洞、裂隙发育,泉点出露较多,流量0.004~5.747l/s,部分富水性极强,属裂隙含水层,为开采上部煤层时的主要充水含水层。水质为:碳酸钾钠型。(5)飞仙关组第一段:分布于煤矿区的东南部,厚约140m,以灰绿色钙质粉砂岩、钙质泥岩为主,夹数层薄层状灰岩、泥灰岩,泉眼稀少,流量0.21~0.822l/s,富水性弱,属浅层风化裂隙水。可视为上覆地层与煤组的隔水层段。(6)飞仙关组第二、三

6、段:分布于煤矿区外东南部,面积较大,多以浑园状山峰出现,厚约240m,岩性由薄层状灰岩、泥灰岩、钙质泥岩组成,夹数层泥岩、泥质粉砂岩。三段以层间裂隙出露为主;二段溶蚀洼地、溶斗、溶洞、落水洞等发育,地下水补给条件好,泉眼较多,泉水最大流量13.048l/s,富水性中等,属裂隙溶洞水。水质为:碳酸、硫酸钙型。(7)飞仙关组第四段:分布于煤矿区外东南部,厚约100m,以灰色、浅灰色生物碎屑灰岩为主,夹数层泥岩、泥质粉砂岩、砂质灰岩和泥灰岩。溶斗、落水洞、岩溶管道及地下伏流较为发育。由于薄层泥灰岩和砂质灰岩溶蚀

7、性欠佳,在此界面往往形成地下岩溶管道。地下水经通道沿河流、溪沟两岸泄出地表。泉眼较多,泉水最大流量16l/s,富水性强,属裂隙溶洞水。水质为:碳酸、硫酸钾钠型。(8)飞仙关组第五段:分布于煤矿区外东南部,厚约100m,以紫红色中厚层状粉砂岩、泥质粉砂岩为主,夹数层薄层状灰岩、泥灰岩,含有浅层风化层间裂隙水,地表多有洼地,特别是与永宁镇组地层交界附近洼地较多,雨季积水,旱季成为沼泽。溪沟流水也常在交界处由明流变为洞流,在水文地质图上,本段的顶界、底界附近,有较多的井泉点分布,实际上应该是永宁镇组和飞仙关四段

8、的地下水露头点,富水性弱,可视为隔水层。雨季水质为:碳酸钙镁型。(9)第四系孔隙水:煤矿区内覆盖的第四系,出露于槽谷、洼地、缓坡地带,以坡积、残积为主,次为陡岩之下的崩积物,山间洼地中的沼泽沉积。岩性多为亚粘土、砂砾、碎石等,厚度0~16.59m,泉点多有泉水出露,少数为积水。在煤矿区内分布较广,有一定的蓄水量,一般流量1l/s,水质为:硫酸、碳酸钙型水,富水性弱。3、邻近矿井和小窑积水情况以及废弃的矿井、小窑老塘积水情况区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