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 2382-2022 豫南稻区粮饲型再生稻栽培技术规程(河南省)

DB41∕T 2382-2022 豫南稻区粮饲型再生稻栽培技术规程(河南省)

ID:83175972

大小:271.04 KB

页数:7页

时间:2023-03-07

DB41∕T 2382-2022 豫南稻区粮饲型再生稻栽培技术规程(河南省)_第1页
DB41∕T 2382-2022 豫南稻区粮饲型再生稻栽培技术规程(河南省)_第2页
DB41∕T 2382-2022 豫南稻区粮饲型再生稻栽培技术规程(河南省)_第3页
DB41∕T 2382-2022 豫南稻区粮饲型再生稻栽培技术规程(河南省)_第4页
DB41∕T 2382-2022 豫南稻区粮饲型再生稻栽培技术规程(河南省)_第5页
DB41∕T 2382-2022 豫南稻区粮饲型再生稻栽培技术规程(河南省)_第6页
DB41∕T 2382-2022 豫南稻区粮饲型再生稻栽培技术规程(河南省)_第7页
资源描述:

《DB41∕T 2382-2022 豫南稻区粮饲型再生稻栽培技术规程(河南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65.020.20CCSB0541河南省地方标准DB41/T2382—2022豫南稻区粮饲型再生稻栽培技术规程2022-12-30发布2023-03-29实施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41/T2382—2022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省土壤肥料站。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赵全志、彭廷、张静、赵晨云、王敏、李俊周、杜彦修、孙红正、孙虎威。IDB41/T2382—2022豫南稻区粮饲

2、型再生稻栽培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豫南稻区粮饲型再生稻栽培的品种选择与种子质量、饲草生产与管理、再生稻生产与管理。本文件适用于豫南稻区粮饲型再生稻栽培。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4404.1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DB41/T1564

3、豫南再生稻栽培技术规程DB41/T1630水稻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豫南稻区河南省南部信阳市、南阳市、驻马店市的水稻种植区。3.2粮饲型再生稻以收获头季乳熟期水稻植株作饲草,再生季收获稻谷的一种“饲草+再生稻”生产模式。4品种与种子选择4.1品种选择选择通过国家或河南省审定并适宜在豫南稻区种植,在3月上中旬播种条件下7月25日前能够乳熟、抗性强、生物量高、饲草和稻米品质优、丰产性好和再生能力强的水稻品种。4.2种子质量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4.1规定。5饲草生产与管理1DB41

4、/T2382—20225.1播前准备种子处理、营养土准备、秧盘准备、苗床准备按DB41/T1564的要求进行。5.2播种备种:杂交稻大田每亩应备种子1.5kg~1.8kg,常规稻大田每亩应备种子3.0kg~3.5kg。播量:毯苗机插育秧杂交稻每盘播干谷60g~70g(芽谷110g~120g),常规稻每盘播干谷100g~120g(芽谷140g~150g);钵苗机械摆栽育秧杂交稻每孔3粒~5粒,每盘干谷35g~40g(芽谷49g~53g),常规稻每孔5粒~7粒,每盘干谷66g~73g(芽谷92g~105g)。5.3苗床管理苗床管理按

5、DB41/T1564的要求进行。5.4栽插密度毯苗机插秧龄30d~35d,叶龄3.5~4.5叶,苗高12cm~17cm时;钵苗摆栽秧龄35d~40d,叶龄3.5~5.0叶,苗高15cm~23cm时,既可移栽。杂交稻栽插密度行距30cm,株距13cm~15cm,每亩15000~17000穴。常规稻栽插密度行距30cm,株距11cm~13cm,每亩17000~20000穴。5.5水肥管理5.5.1灌溉秧苗栽插后采用浅水灌溉保苗,返青后采用湿润灌溉促分蘖。杂交稻每亩茎蘖数达到18万、常规稻每亩茎蘖数达到20万时开始晒田。晒田以田面出现

6、小龟裂,下田不陷脚,苗色开始落黄为宜。在水稻生长后期,抽穗期浅水,齐穗后实行“间歇灌溉,干湿交替”。机械收割饲草的稻田,刈割前10d开始断水晾田(以割稻时收割机轮胎不下陷、不碾碎稻桩为宜)。5.5.2肥料管理5.5.2.1基肥因土壤肥力和产量水平科学施肥,每亩宜施N、P2O5、K2O养分含量各15%的复合肥40kg。肥料的使用按NY/T496规定执行。5.5.2.2追肥分蘖肥:水稻移栽后7d,每亩施尿素12kg。肥料的使用按NY/T496规定执行。穗粒肥:在水稻倒四叶期施用,每亩施尿素15kg~20kg。肥料的使用按NY/T49

7、6规定执行。5.6病虫草害防治5.6.1病虫害防治以纹枯病防治为重点。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按DB41/T1630的要求进行,农药的使用按GB/T8321(所有部分)和NY/T1276规定执行。5.6.2草害防治2DB41/T2382—2022根据草相,选用丁草胺或苄嘧磺隆等除草剂与分蘖肥混匀后撒施,保持水层3d~4d,农药的使用按GB/T8321(所有部分)和NY/T1276规定执行。5.7饲草收获5.7.1收获时期饲草收获以乳熟期为宜,且收获期不宜晚于7月25日。收获时以田间无水层、下田不陷脚为宜,收获过程中不宜踩踏或碾压稻桩

8、致使再生季水稻产量降低,饲草以不带入泥土为宜。5.7.2留桩高度饲草收割时留桩高度20cm~25cm。6再生稻生产与管理6.1施促芽肥和提苗肥促芽肥:饲草刈割前10d~15d每亩追施尿素12kg~15kg;提苗肥:饲草刈割后每亩追施N、P2O5、K2O养分含量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