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如何引导学生的积极思维

谈谈如何引导学生的积极思维

ID:8320465

大小:435.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3-19

谈谈如何引导学生的积极思维_第1页
谈谈如何引导学生的积极思维_第2页
谈谈如何引导学生的积极思维_第3页
谈谈如何引导学生的积极思维_第4页
谈谈如何引导学生的积极思维_第5页
资源描述:

《谈谈如何引导学生的积极思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玉林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谈谈如何引导学生的积极思维DiscussHowtoGuidetheStudent'sPositiveThinking院系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学生班级2000级5班姓名指导教师单位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教导教师姓名指导教师职称讲师16目录引言……………………………………………………………………………1结论……………………………………………………………………………1正文……………………………………………………………………………1谢辞……………………………………………………………………

2、……14参考文献……………………………………………………………………1416摘要讨论了如何引导学生的积极思维,并在此的基础上,介绍了六种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方法.关键词:积极思维;培养;思维品质;AbstractDifferentiateandanalysepositivethinking,andonthebasisofthis,Haveintroducedsixkindsofmethodstoexcitestudent'spositivethinking.16引言:前段时间许多家长惊呼,我们的孩子不会思考了。以及去实习时也

3、常听学生抱怨学了很多公式、定理,但在做题时却不懂用什么去解,好痛苦。这是因为灌输式的教学使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接受,没有自己的自主积极思维,没有把所学的知识转化内在的知识。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注释性讲解与学生的复制性学习忽略了学生潜能作用的发挥,使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学习地位,思维停滞思想不集中。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学生如何在未来的人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与诸多能力的培养有关,其中自学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除了学生平时注意自我培养和加强外,课堂是主要的

4、教学阵地。教师应根据教材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目的地选取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自学,是学生掌握自学方法的重要途径之一。结论:通过七种方法介绍如何培养学生的积极思维,以适应终身学习。背景:学习化社会的到来,使数学课程承担起更重要的职责:重新认识并着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他们能在数学课程中学会学习,以适应终身学习的需要。必需变“学科本位”为“以学生发展为本”,必需为学生身心的发展和素质提高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相互关系及其内在规律性的概括与间接反映,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数学由于它的特性,一向被人们称作“思维

5、的体操”,数学教育家还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因此培养学生积极思维,获得自主终身学习的方法。但任何事物都两面性,如果应用不当就会带来负面的影响:如过分强调逻辑思维,带来的负效应影响了学生直觉思维的发展;片面追求抽象,抑制了形象思维.所以要引导学生的积极思维就要讲究方法.下面先介绍积极思维的标志,再谈谈如何引导学生的积极思维.一.积极思维的标志积极思维就是自觉和主动的思维。学生是否处于积极思维状态的标志是什么呢?一是看学生的注意力,学生是否聚精会神。二是看情绪,学生是否对教师提出的问题积极争论勇于表态。三是看意

6、志,看学生碰到各种困难和阻力时的表现,如果学生对较难的选作题都在认真地做,尽管错误很多,也说明学生已经处于较高的积极思维状态了。二、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的方法16思维包括创造思维、逆向思维等,要使学生这些思维处于积极的状态必先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1、通过教学中巧设“陷阱”来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在教学实践中经常碰到这种情形:有一些学生好像很聪明,接受能力也很强,老师一讲就懂,一点就通,自己一看就会,但一做就错。究其原因,在于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还未完全形成,整个过程没有自主积极思考,凭“想当然”解题,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总是

7、演示“成功”,什么问题都会,而且思路很巧,方法总正确,很少演示“失败”。因此,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有意识、有计划地在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弱点,选择合适的例题,在容易犯错误的节骨眼上设置“陷阱”,先让学生陷进去,再诱导他们在“自查自理”中挣扎出来,学生有了陷进去的“滋味”体验,自然会积极思考,增强“陷阱”的防御能力。下面,谈谈就教学中巧设“陷阱”与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1.1针对概念模糊不清、理解不深造成的失误巧设“陷阱“,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如果学生只停留在词语、形式的记忆上,而不

8、能正确地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重视在解题中应用概念,他们对概念的理解是经不起“风吹雨打”的。对此,教学中,应在学生容易出错误的地方,设置“陷阱”,然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辩析、对比、识别真伪,从正反两方面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在弄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过程中进行深刻思维,从而达到培养思维深刻性的目的。比如,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