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全套导学案(全册)

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全套导学案(全册)

ID:8325932

大小:1.31 MB

页数:48页

时间:2018-03-19

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全套导学案(全册)_第1页
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全套导学案(全册)_第2页
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全套导学案(全册)_第3页
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全套导学案(全册)_第4页
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全套导学案(全册)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全套导学案(全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一专题:向青春举杯之吟诵青春《沁园春长沙》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体会作者青年时代的伟大抱负和革命情怀,学习作者的革命精神。2、体会宏阔的深秋意境,提高形象思维能力;3、学习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提高朗读鉴赏能力。二、【资料链接】1.关于词的相关知识词:词兴起于唐,盛行于宋,配乐歌唱,句式不齐,也称长短句。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后来词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牌决定了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某些词牌的命名,与创始之作的内容有关联,但后人倚声或依谱继作,则不一定受此限制

2、,可以赋词牌本意,也可以撇开词牌本意自由发挥。词的标题和词牌有着严格的区别,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如沁园春是词牌,长沙是标题。词的分类:词分为小令、中调、长调,这是依字数的多少来划分的。58字以内为小令;59至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2.关于本词的写作背景1925年2月,毛泽东同志从上海回的回到韶山,从事革命活动。军阀赵恒惕要逮捕毛泽东同志。在韶山人民的掩护下,毛泽东同志秘密离开韶山,到达长沙,并独自去橘子洲头,是后作《沁园春长沙》。Xkb1.comom]三、【自主学习】(1)“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正常的语序应当是,该句在全

3、文中的作用是。(2)“看”字统领的语句主要有,这些语句为读者提供了、、、、、六个意象,这些意象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组合成一幅、的秋景图,为下面的抒情烘托了背景,准备了气氛。尤其是一个“”字,写出了秋天里自由舒展,蓬勃生长的宇宙万物的热烈和活泼,赋予秋景以旺盛的生命力。(3)“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三句的意思是,该句通过询问大自然的盛衰荣枯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表现了诗人的博大胸怀。(4)上片借景寓情,诗人要表现的深沉的思绪是什么?答:(5)词的下阕的统领字是“”,该字主要统领了几句,这几句从、、三个方面写中心意象,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

4、斗风貌和豪迈气概。(6)“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用的修辞方法是,该句虽属问句,实际上却是对上阕“”的巧妙回答。因此,词的下片意在通过回忆往昔峥嵘岁月,表现了诗人和战友们为了改造旧中国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形象含蓄地说明:主宰国家命运的,应该是。(7)本词用词精当、形象、极富表现力。“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字写出山之,“遍”字写出红之,“层”字表现出树林的,“染”字则写出岳麓山一带枫林,仿佛人工染成一样的壮美景色“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写近景,“”写江水溢满之状,“”现江水碧绿清澈之态,“”写舟船之多,而“”则给

5、碧绿无尘的江面增昂扬奋进的气氛。“鹰击长空”用“击”而不用“飞”准确地形容雄鹰展翅迅猛有力地拍打的矫健勇猛的雄姿;“鱼翔浅底”用“翔”而不用“游”精当地勾画出游鱼在水中自如轻快的神态,形象生动。四、【合作探究】1、《沁园春·长沙》中上阕是如何借景抒情的?2、文学作品中的秋景一般都是萧条、肃杀的,本词的秋景具有怎样的特色?为什么?五、【巩固练习】1.下列各项中字词的注意或释义有错误的一项是()新课标第一网]A.百舸(gě)橘(jú)子洲遒劲(强劲有力)B.峥嵘(zhēngróng)携(xié)遏(è)制C.漫江(满)寥(liáo)廊挥斥(斥责)D.惆怅(chàng)稠(

6、chóu)密辟谣(pìyáo)2.对《沁园春·长沙》中的语句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层林尽染”是说山上一层层的枫树叶经霜变红,象是染过一样。  B.“万类霜天竞自由”是说一切生物都在秋光中争过自由自在的生活。  C.“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是说,读书人最讲意气,非常豪爽。挥洒自如,一点都不吝惜。  D.“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是说当年我们在江中游泳,激起的波浪,几乎阻止了飞快前进的船。3.比较《沁园春·长沙》1925年和《沁园春·雪》1936年,回答下列各题:《沁园春·雪》如下: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7、,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www.xkb1.com1.试比较两首词在写作上的相同点。答:。2.试比较两首词在景物描写上的特点。答:。3.试比较两首词在结尾所抒发的感情。答:。《让我们一起奔腾吧》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江河的生平简历及其创作风格;了解现代诗的特点,训练提高诵读诗歌的能力。2.咀嚼诗歌语言,把握诗歌的独特意象,体味诗歌的意境,掌握诗人的思想感情。3.了解诗人的情感脉络,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