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论文)-潘一矿西风井通风系统设计

课程设计(论文)-潘一矿西风井通风系统设计

ID:8326070

大小:338.50 KB

页数:44页

时间:2018-02-15

课程设计(论文)-潘一矿西风井通风系统设计_第1页
课程设计(论文)-潘一矿西风井通风系统设计_第2页
课程设计(论文)-潘一矿西风井通风系统设计_第3页
课程设计(论文)-潘一矿西风井通风系统设计_第4页
课程设计(论文)-潘一矿西风井通风系统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程设计(论文)-潘一矿西风井通风系统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安徽理工大学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潘一矿西风井通风系统设计学院(部):能源与安全学院专业班级:安全09-4班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安徽理工大学课程设计2012年9月16日安徽理工大学课程设计安徽理工大学课程设计I安徽理工大学课程设计安徽理工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学号学生姓名专业(班级)安全工程09-4设计题目潘一矿西风井通风系统设计设计技术参数1、潘一矿地质资料2、潘一矿开拓开采设计资料设计要求1、矿井通风前期和后期的通风立体示意图和通风网络图。2、图纸标注清楚,正确,主要标注风流方向,通风构筑物等设施,局部通风机位置和风筒布置等。3、说明书用A4纸打印,单位采用国际单位制,图表符合规范。

2、工作量拟定通风系统、风量计算分配,阻力计算,设备选型,费用计算,前、后期立体示意图,通风网络图工作计划1、矿井概况0.5周2、拟定通风系统0.5周3、矿井通风系统前期风量计算,分配及阻力计算1周4、矿井通风系统后期风量计算,分配及阻力计算1周5、设备选型、费用计算1周参考资料[1]采矿手册第七卷-矿山通风与安全.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2]李学诚,王省身主编.中国煤矿通风安全工程图集.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3]井巷工程(上、中、下册).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4]中国能源部.煤矿安全规程.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5]中国能源部.煤炭工业设计规范.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6]张国枢.通风安

3、全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指导教师签字教研室主任签字42安徽理工大学课程设计安徽理工大学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学生姓名牛睿学号:专业班级:安全工程09-4课程设计题目:潘一矿西风井通风系统设计指导老师评语:成绩指导老师年月日42安徽理工大学课程设计1井田概况及井田地质特征41.1井田位置、范围和交通条件41.1.1井田位置41.1.2井田范围41.1.3交通条件41.2自然地理51.3煤系地层51.413-1煤层51.5地质构造基本特征51.5.1张扭性正断层61.5.2压扭性逆断层71.6水文地质概况81.6.1地表水系81.6.2矿井主要含水层91.7地温和地压91.7.1地温9

4、1.7.2地压92矿井开采开拓设计102.1矿井开拓102.1.1井田开采范围及面积102.1.2井型确定102.1.3井田开拓方式和主副井口位置102.1.4通风系统102.1.5井筒数目及装备112.1.6主要开拓方案112.1.7井底车场及主要硐室112.1.8水平、采区划分与接替122.1.9矿井各大生产系统122.2采区设计132.2.1采区基本概况132.2.2采区上山的位置、数量132.2.3区断划分,采区上、中、下部车场的形式,联系及尺寸142.2.4采区回采顺序142.2.5采煤方法及设备选定142.2.6采煤方法及顶板管理142.2.7采区巷道断面及支护152.2

5、.8采区技术装备152.2.9采区生产系统152.2.10采区通风系统及风流控制163矿井通风设计193.1矿井通风系统193.1.1通风系统选择的条件和依据193.1.2选择通风系统主要应考虑的因素2042安徽理工大学课程设计3.1.3采区通风系统的设计203.1.4系统选择213.1.5西风井系统介绍223.2矿井风量计算与分配223.2.1矿井总风量的计算223.2.2矿井风量分配303.3通风阻力计算及风速校核313.3.1风速校核313.3.2矿井通风时期的最大阻力313.4选择矿井通风设备363.4.1计算通风机的工作风量363.4.2计算风机的工作风压373.4.3初选

6、风机373.4.4选择主要电动机393.5通风机电费概算41参考文献4342安徽理工大学课程设计1井田概况及井田地质特征1.1井田位置、范围和交通条件1.1.1井田位置潘一井田位于安徽省淮南市西北部潘集区,距淮南洞山约28公里,向南西至淮南风台县城约24公里,南以淮河与淮南老矿区相隔,地跨淮南潘集、田集、古沟一镇两乡。1.1.2井田范围潘集一号井东以第0勘探线与潘集二号井毗临;西以人定境界与潘集三号井为界;北部0至Ⅳ-Ⅴ线间以F2-3、Ⅳ-Ⅴ至Ⅵ线间以背斜轴、Ⅵ至Ⅸ线间分别以F4、F5、F5-1、F5与潘二、潘四井田为界;南至13-1煤层-800米等高线地面投影。东西长约14.6公里

7、,倾斜宽约4.0公里,面积约58.4平方公里。1.1.3交通条件本井田交通极为方便。合阜铁路由本井田穿过,淮河铁路公路两用桥和淮南老矿区相连,市内有12、13、112路公共汽车和各井田相通,每天还有定点班车直达蚌埠、合肥、南京等地,淮河水运也十分方便。1.2自然地理本井田地处淮河冲积平原。地形平坦,地面标高+19~+23米。淮河为邻近本区主要河流。流经淮南时,一般水位标高+15米。历史最高洪水位标高为+25.63米(54年7月29日)。堤面标高+27.0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