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摩托车护盖的注塑模具设计与cae分析

基于摩托车护盖的注塑模具设计与cae分析

ID:8327878

大小:3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3-20

基于摩托车护盖的注塑模具设计与cae分析_第1页
基于摩托车护盖的注塑模具设计与cae分析_第2页
基于摩托车护盖的注塑模具设计与cae分析_第3页
基于摩托车护盖的注塑模具设计与cae分析_第4页
基于摩托车护盖的注塑模具设计与cae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摩托车护盖的注塑模具设计与cae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基于摩托车护盖的注塑模具设计与CAE分析          年月日附  页一.研究的目的:生产力在不断发展,塑料制品的需求不断增大,模具工业变得愈发重要,而注塑成型是目前塑料加工中最普遍采用的一种重要的成型方法,注塑模具已经成为现代制造工业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科技的进步催发了先进制造技术的产生,计算机技术的发现与应用,推动了制造业的变革,质量、成本、工期成为现代工程设计和产品开发的的核心因素。注塑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也在不断调整来适应这种要求。[1]本设计结合已有的摩托车护盖外形为研究对象,通过UG软件对摩托

2、车护盖建模,UG具有全三维参数化实体建模功能包括对复杂型面的创建,也包括对复杂型面的创建[2],然后通过Moldflow进行CAE分析,模拟塑料流动,产品体例收缩、冷却时间、纤维取性、产品翘曲等,确定合理的浇口流道,预测所需要的注射压力和锁模力,发现可能出现的缺陷,用以帮助修改模具设计及优化工艺条件。[3]二.国内外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据统计,注塑模具在整个塑料模具总量中占50%以上[4],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我国模具行业也得到了快速发现,基本能满足市场需求的60%,高速切削技术,快速成型技术微,微注射成型技术,热流道技术在注塑模

3、具中得到得到广泛应用,我国由于起步晚,注塑模具水平还与国外存在10年以上差异[5],不过也在不断进步当中,型腔精度从0.05mm达到0.02~0.03mm[6],表面粗糙度达到0.20微米,标准化程度也日益增高,模具寿命相比较以前提高5~10倍,欧美等发达国家热流道模具使用率占塑料模具总量比例的60%~70%及以上[7]。高品质外观、高效生产、绿色制造、制造轻量化等先进注塑工艺被研发。[8]智能能量场制造领域已经开始探索,2010年,该领域第一本专著出版。[9]而计算机软件的应用,也大大加快了模具研究的进程,比如UG、Moldfl

4、ow。UG是UGS公司推出的CAD/CAE/CAM/PDM集成系统,支持全三维的参数化产品设计,能设计出各样复杂的产品模型,提供了特征造型、草图设计和超链接等参数化造型方案,能够很好的表达设计意图。[10]Moldflow软件特点:提供了CAE行业最优秀的CAD集成方案,他可以从任意常用的CAD系统中接受实体造型文件,不需要任何修改;提供了强大的分析功能,使设计者可预先预测并避免潜在的设计和制造问题;有庞大的塑料资料库;强大的后期处理工能。[11]三.设计主要内容:四.准备情况及时间安排:时间内容第一周查阅文件,收集内容第二周运用

5、UG和Moldflow进行塑件分析第三周查询手册,确定设计标准第四周确定设计方案第五周利用UG对制件结构进行分析、优化设计第六周利用Moldflow进行模拟分析,并做出调整第七周确定最终的设计方案第八周整理数据第九周装配建模第十周绘制模具装配图和零件图第十一周编写毕业设计说明书第十二周整理资料,答辩五.参考文献[1]陶岩注塑模具发展综述[2]邓坤,杨攀.UG模具设计专家实例精讲[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15(6):18-30[3]李德群.注射模CAD/CAE/CAM的发展和应用[J].机械工人.2001.3,10(3):1

6、-2.[4]余晓容.注塑优化设计理论的研究与应用[D].郑州;郑州大学,2004:14-16[5]冯刚.我国注塑模具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展[J].塑料工业.2014.4,42(4):16.[6]江建.浅析注塑模具的发展[J].广西轻工业,2011(3):51-52[7]WILDERRV.HotRunners[J].PlastTechnol,2003,49(9):23[8]张平.国际先进注塑模具技术的发展分析[J].电加工与模具.2014.[9]黄翔,李迎光.UG应用开发教程与实例讲解[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0]严婷

7、.基于UG三维参数化标准件库的研究与开发[D].华中科技大学,2015.5.[11]Y.-E.Nahm,H.Ishikawa.  Anew3D-CADsystemforset-basedparametricdesign[J].TheInternationalJournalofAdvancedManufacturingTechnology.2006(1-2)[11]单岩,王蓓,王刚.Moldflow模具分析技术与基础[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1]王迎春.Moldflow软件在注塑模具设计中的应用研究.2014.10[13

8、]YCLAM.Acomputer-aidedsystermforanoptimalmouldingconditionsdesignusingasimulation-basedapproach[J].TheInterationalJoumalofAd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