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医院砌筑工程墙体拉接筋后植技术施工工法

辽宁医院砌筑工程墙体拉接筋后植技术施工工法

ID:8334099

大小:3.86 MB

页数:8页

时间:2018-03-20

辽宁医院砌筑工程墙体拉接筋后植技术施工工法_第1页
辽宁医院砌筑工程墙体拉接筋后植技术施工工法_第2页
辽宁医院砌筑工程墙体拉接筋后植技术施工工法_第3页
辽宁医院砌筑工程墙体拉接筋后植技术施工工法_第4页
辽宁医院砌筑工程墙体拉接筋后植技术施工工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辽宁医院砌筑工程墙体拉接筋后植技术施工工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砌筑工程墙体拉接筋后植技术施工工法1、前言传统的墙体拉接筋预埋技术是在主体结构柱、墙混凝土浇筑前将砌体拉接筋(通常是一小段拉接钢筋)预先与柱、墙钢筋绑扎连接,浇筑混凝土时,将预埋钢筋浇筑在混凝土构件内,待砌筑工程开始前将预埋钢筋从柱、墙混凝土内凿出并与剩余部分拉接钢筋焊接后,方可进行砌体工程施工。该工艺主要有以下弊病:⑴振捣混凝土过程中,很容易使预埋钢筋脱落、移位,导致该部位预埋钢筋偏离砖缝甚至偏离砌体,无法按照规范要求设置拉接钢筋。⑵结构混凝土成型后,要凿开混凝土才能找到预埋拉接钢筋。一是破坏了结构混凝土,导致原结构

2、截面尺寸变小,给混凝土结构受力带来了不利影响;二是混凝土表面也遭到了损坏,影响了混凝土的观感质量,给主体结构验收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三是凿出预埋拉接钢筋及对破坏结构的维修的过程中也浪费了很多人工,增加了施工成本投入、不可避免地延缓了施工工期;四是剔凿处柱、墙的钢筋保护层厚度减少,对结构正常使用的耐久年限带来了不利的影响。⑶凿出的预埋钢筋需与墙体拉接钢筋焊接后才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砌体拉接钢筋,增加了钢筋焊接工序,同时不能保证拉接钢筋的整体性,影响了墙体的抗震性能。砌体工程墙体拉接筋后植技术是近几年兴起的一项新技术,该技术避

3、免了传统的墙体拉接筋预埋技术的上述诸多弊病,在砌体工程的施工中被越来越多的得到应用。2、工法特点与传统的墙体拉接筋预埋技术相比,本工法能够显著加快施工进度、提高工效、缩短工期、简化工序、增加了机械化作业的程度、降低劳动强度、保证了结构混凝土质量、提高了结构的安全性能和耐久年限、同时也节约了施工成本;其材料及机具的选用都是建筑施工中常用的,操作过程简便易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能够得到显著提高。3、适用范围本工法适用于所有砌筑工程的墙体与结构混凝土连接部位的拉接钢筋施工。4、工艺原理应用结构胶粘剂对混凝土和钢筋的粘结作用,

4、在结构混凝土柱、墙上植入砌体拉接钢筋,以适当的钻孔和锚固深度,采用结构胶粘剂使后植钢筋与混凝土结构粘结牢固,将作用在植筋上的拉力通过结构胶粘剂向混凝土结构中传递,达到结构混凝土构件与后植钢筋牢固结合、共同受力的目的。5、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5.1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图1施工工艺流程图5.2施工操作要点5.2.1植筋部位表面清理植筋施工前,应事先用笤帚及抹布将结构混凝土表面清理干净,确保结构混凝土表面无灰渣及油污等杂物。5.2.2植筋孔定位砌体工程的植筋孔为水平植筋孔。植筋孔定位时,根据墙体的位置,使用钢筋检测定位仪

5、,避开柱、墙纵向钢筋,在混凝土构件上画出植筋孔竖向线,然后根据墙体砌块的皮数线确定砌块的灰缝位置,植筋孔竖向线与灰缝的交接位置即为植筋孔的位置。植筋孔竖向线间距不宜过小,一般控制在6~8d(d为植筋直径)为宜;相邻两排植筋孔垂直距离根据设计及规范要求控制在500mm以内。5.2.3钻孔根据墙体拉接钢筋的直径,来确定孔眼的直径和钻孔深度。墙体拉接钢筋严格按照设计要求选用,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根据灰缝厚度一般采用6、8和10一级光圆钢筋。通常,孔眼的直径要比所植钢筋的直径大4mm,钻孔的深度不小于15倍的植筋直径。钻孔

6、设备通常采用电锤和风钻,钻孔过程中遇有结构钢筋时,应立即调整钻孔位置、避开钢筋。图2植筋孔施工5.2.4植筋孔清理钻孔完毕,立即进行钻孔深度及孔径的检查,经检查无误后,立即进行植筋孔清理。植筋孔清理工具有:空气压缩机、塑料软管和毛刷。首先用塑料软管将压缩空气吹入孔内,用毛刷将孔口边缘灰粉清理干净;再次吹入压缩空气,重新用毛刷清理孔边缘灰粉,如此反复进行,直至孔内灰粉彻底清理干净,最后用棉布蘸丙酮将孔壁灰粉清理干净,并保持孔壁干燥。植筋孔清理完毕后宜及时植入钢筋,如不能及时植筋,则将孔口临时封闭。遇有废孔时,清净后用植筋

7、胶填实。图3植筋孔清理5.2.5钢筋表面除锈钢筋表面除锈通常采用带有钢丝轮的角磨机。角磨机电源接通后,将钢筋的锚固段放在转动的钢丝轮上打磨,直至钢筋的锚固段表面出现金属光泽为止(对于新钢筋而言,应将表面的氧化膜打磨掉)。打磨完毕后,钢筋锚固段部分用丙酮清洗干净,成一定批量后分类堆放整齐待用。图4墙体植筋除锈5.2.6结构胶粘剂配制目前国内市场上的结构胶粘剂的种类繁多,比较常见的主要有三类:不饱和树脂植筋胶、环氧基植筋胶和乙烯基植筋胶。其中,施工现场应用最多的应属环氧基植筋胶,这种植筋胶有A、B(甲、乙)两种组分,A(甲

8、)组分为乳白色,B(乙)组分为黑褐色。拌制时,按照结构胶粘剂说明书上提供的配比计量准确,将两种组分放在洁净、干燥的容器(金属盆或塑料盆,盆内不得有油污、水、灰渣等杂质)内,用搅拌器将其均匀地搅拌成色调一致的粘稠状胶体待用,搅拌时间一般不少于10分钟。搅拌时为避免混入空气形成气泡,应沿同一方向搅拌。当气温低于5℃时,A(甲)组分有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