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城营销主帅的营销观

绿城营销主帅的营销观

ID:8337974

大小:35.33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3-20

绿城营销主帅的营销观_第1页
绿城营销主帅的营销观_第2页
绿城营销主帅的营销观_第3页
绿城营销主帅的营销观_第4页
绿城营销主帅的营销观_第5页
资源描述:

《绿城营销主帅的营销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端午节前,我写了《宋卫平:国王的最后一战》一文,收到了很多读者的反馈。那篇报道除了通过一次令我印象深刻的卧底会议外,也来自一些走访所得。彼时,我在杭州探访了一些人。他们或是绿城内部多年老臣,或是浸淫杭州地产圈的外部人士,也有一些绿城的同行和竞争对手。 楼明霞便是我在卧底会议前探访的其中一位。在采访之前,不止一个人告诉我,她现在是宋卫平面前的“大红人”,是宋最倚重的一位营销官,亦是国王班底的核心成员。她的官方身份是绿城集团副总经理,也是营销总负责人。在那次内部会上,她第一个做了发言,回顾梳理了绿城近一个月的营销

2、成绩和动作。 这位“老绿城”有着什么样的营销观?她又会如何看待绿城的变化?我们对谈了一个小时。基于上一篇特稿的篇幅所限,那时我只引用了采访楼的部分语句,并未展开。现在我把与楼明霞的对话所得放在这里,她向我呈现了她眼中的绿城与宋卫平,希望为诸位粉丝提供一个老绿城视角的绿城之变。 以下是楼明霞的自述: 我是一个12年的老绿城,绿城这一路过来哪些地方有改变,我确实可以谈谈我的一些想法。绿城是一个学习能力特别强的企业,这么多年其实一直在变。 首先,我们的产品战略线比较集中于浙江区域,北上广深对我们的品牌感知会弱一些,

3、像深圳、广州我们根本没进去,上海项目也很少,因为几年以前我们就把融绿平台项目的管控交给融创。北京这几年的项目,绝对数量也不算多。 去年我觉得跟融创的事件之后,把绿城偏地方品牌的特色直接转化为全国性品牌了,广受关注。 第二,过去可能我们是循序渐进的量变,从今年开始,大家突然感觉有一些质变。比如我们努力去学习互联网精神,做微信营销,把过去的圈层营销做得更加精准。也包括整个品牌传递的精气神,跟过去也有很大不同。这些可能是外界感觉到绿城在变化的一个主要原因。 从我的角度来讲,销售的改变有一个很好的契机,我们以前做产品

4、从目标客群出发,引领他们的眼界。但是从三年前开始,我在跟宋总聊天的时候,经常会聊到我们客群改变的情况。我跟宋总讲,随着企业循序渐进的改变,客户两代人之间的审美观也是不一样的。 简单的说,富人第一代可能以草根为多,在财富上积累较快,眼界非常开阔。但他们在产品审美上会略偏传统。我经常跟他们开玩笑,我说我对我们中国富人的理解,一定是经历过四个阶段,最早中国人是害怕别人知道自己没钱,第二个阶段是很害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有钱,到第三个阶段是很害怕别人知道自己有钱,到现在,这一代的主流人群是不在乎别人知道自己是否有钱。 从过

5、去的三个阶段来讲,这批人群都带着一种自我认知的朦胧,所以你在行业内有引领能力的品牌,你为他贴上某一种标签,他乐于享受。但是到了最后一个阶段,当大量的80后和85后登上社会和家庭主力的时候,你贴标签没有用了。 过去绿城的同行追随者,在这个阶段会觉得很难发力,原因恰恰在于此。画虎只能画皮,他们没法转变。但是绿城发现客群改变后,我们实际上从产品、跟客户沟通的方式等等,全部都做了转变。 比如,我们做第一代豪宅的年代,有很多同行跟我们比嗓门叫嚣。我们精装修成本做八千,他做一万。但是从我操盘开始,我就认为富人的心态改变了

6、,我们不需要再去叫嚣。我们就真正找准他们内心的气质和喜欢的东西,把绿城最精湛的工艺,包括我们对产品精益求精的方方面面,做一些保留。这些保留的东西是我们品牌往上冲的基础条件。然后,我们跟客户沟通他们认为未来可能引领审美的方方面面。 这个过程当中,我倒是觉得从内心的互动来讲,我们进入到更好的阶段。绿城跟客户现在紧密程度更好。因为过去房产被追捧,绿城的房子那么热销,有一部分的原因是房地产曾经在很长的一个阶段,是作为金融工具之一,应该说在我们的保值增值方面,客户是广为认同。 但现在,那种我就是一辈子要买一个犒劳自己的

7、好房子的人,在绿城客群里逐渐成为占绝对优势的主流。所以没有过硬的品质是不行的,但是只有品质对他来说,买房子也就是多了一个壳。我们认为,现在一个壳是高端客户以下人群所考虑的主要方向,而高端人群希望以这个壳为基础条件,更希望你有可以瞬间感动他的元素,那种“我这辈子有其他房子没有绿城的房子我也不会快乐”的感觉。 我们做foreveryoung系列,一方面我们认为主流人群开始从45岁往下走,我们主抓35到45岁左右的人群。另外一方面,我接触45岁到60岁左右的高知高收入人群,他们内心的活力感,在社会的主流商业文化里依

8、然占据半壁江山。 因此,绿城的房子不是解决有没有家的问题,而是解决内心有没有归属感,客户是否快乐的问题。 房地产行业从绝对意义上来讲,不能说它是奢侈品。就算富豪买1.5亿一套的房子,也是刚需,是需要那个居所。但是从我们在对客群的定位来讲,就像一个人买爱马仕包,他不会嫌20个太多,他有新的理由去买,只要符合他的审美,能引导新潮流,能让他与众不同就行。这样的品牌归属性已经不再是量的问题。 所以,我们要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