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小学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ID:8342852

大小:119.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03-20

小学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材分析_第1页
小学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材分析_第2页
小学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材分析_第3页
小学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材分析_第4页
小学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材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材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五单元教材分析一、单元内容介绍:专题:中华文化本单元由五篇课文和语文百花园五组成。五篇课文中《孔子》《“心正笔正”柳公权》《梅兰芳》是精读课文,《黄帝》《唐玄奘西行取经》是略读课文。这是一组反映中华文化的课文,它通过历史上五位中华名人的事迹的记叙,生动形象地介绍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孔子》讲述了春秋时期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生平概况和几个小故事,表现了孔子的一些思想主张和形象风貌。《“心正笔正”柳公权》讲述了晚唐时期的大书法家柳公权的故事,既简要介绍了他的书法成就,又重点记叙了他向皇帝直言劝谏的事情,体现出

2、他刚正不阿的精神品质。《梅兰芳》讲述的是现代著名的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在抗日战争时期,拒绝为日本人演出的故事,表现出他强烈的爱国思想和崇高的民族气节。《黄帝》讲述的是远古时期的传奇人物黄帝,是怎样被奉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的故事,说明了他被公认为中华文明的奠基者和创始人的由来。《唐玄奘西行取经》则讲述了唐代高僧玄奘西行到佛教的起源地天竺去学习、取经的故事,表现了他严谨治学、矢志不渝的精神。二、单元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读懂课文内容,初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课文中的人物在中华文化史上产生的影响。增强与

3、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思想。2、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描写人物神态、动作、外貌的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3.认识34个字,会写42个字。三、本单元的学习重难点:单元训练重点:读懂课文内容,初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课文中的人物在中华文化史上产生的影响。1. 读懂课文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第21、22、24课)。2. 朗读课文(第21、22、24课),默读课文(第23、25课)。3. 用修改符号修改常见的病句(百花园五)。四、课时安排《孔子》2课时《“心正笔正”柳公权

4、》2课时《黄帝》1课时《梅兰芳》2课时《唐玄奘西行取经》1课时语文百花园五4课时1921、孔子教材分析:《孔子》讲述了春秋时期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生平概况和几个小故事,表现了孔子的一些思想主张和形象风貌。学情分析:学生只是听说过孔子这个人,对于孔子的事迹了解很少。但本文只是初步了解孔子的一些故事,所以理解起来应该没什么大的问题。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孔子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信和他的一些思想主张。   2、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指导学生默读课文。   3、帮助学生认识“仲、儒

5、、蔡、祭祀”;会写“仲、育、儒、仁、核、怨、粮、祭祀;”理解“教育、儒家、核心、抱怨、祭祀、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已及人”等词语。学习重难点:   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   2、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孔子的一些思想主张以及他在中华文化史上重要地位。教法:讲解与引导学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准备:自读课文、熟读课文、收集孔子的一些资料。学习时间:2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近来央视百家讲坛,于丹教授在为我们解读《论语》,受

6、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于丹教授说,《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其实《论语》在古代社会和政治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是一部传世的经典,二千多年来它一直影着中国人的思想。   你们知道《论语》的作者是谁吗?(孔子)   2、课前,同学们都从不同途径了解孔子,请大家初步交流一下。(学生可从孔子的生平、著作、言论、小故事等方面去谈)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通   1、学生自由轻声朗读全文,教师提醒读准生字音,看清字形。   2、指名学生依次朗读各个自然段,师生共同评点朗读情

7、况,注意正音。三、交流预习成果   1、学生交流易读错的字音,和易错的笔画   读音:如仲(zhòng)儒(rú)祀(sì)   笔画:如怨(夕)祭(夕)祀(巳)   2、需了解的词意   儒家:崇奉孔子学说的重要学派。学说内容重视伦理道德教育,它的经典是封建统治阶级的最高教条,成为中国封建文化的主体,也为后代保存了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   仁:古代儒家的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人与人相互亲爱。   隐晦:不明显,不容易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所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四、再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1

8、9   1、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结构)   一、(1、2)孔子的生平。   二(3-8)讲述孔子的几个故事。   2、默读1、2自然段,思考:为什么称孔子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指导学生一边默读思考,一边画下关键的词句)   要点:(1)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早期儒家学说,教导人们怎么为人处世。因此,人们称他为圣人。   (2)流传于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