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工法qcqc分离式小净距隧道二衬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

工艺工法qcqc分离式小净距隧道二衬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

ID:8356475

大小:854.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3-22

工艺工法qcqc分离式小净距隧道二衬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_第1页
工艺工法qcqc分离式小净距隧道二衬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_第2页
工艺工法qcqc分离式小净距隧道二衬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_第3页
工艺工法qcqc分离式小净距隧道二衬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_第4页
工艺工法qcqc分离式小净距隧道二衬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_第5页
资源描述:

《工艺工法qcqc分离式小净距隧道二衬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QC小组名称:XX高速公路三合同段XX隧道二衬外观质量控制QC小组单位名称:中铁XX局集团XX工程有限公司2011年8月15日第15页目录一、工程概况3二、小组简介3QC小组成员概况表3三、选题理由4四、现状情况调查4五、活动目标及保证措施5六、原因分析及要因确认6七、制定对策10八、对策实施10九、效果调查12十、巩固措施13十一、总结及下一步打算14第15页一、工程概况1.隧道工程描述XX隧道形式分离式+小净距隧道,属长隧道。隧道左线起讫里程ZK30+460~ZK32+465,隧道长2005m,进出口高程分别为168.999m、217.406

2、m,进出口纵坡分别为3.32%、0.34%。隧道右线起讫里程K30+475~K32+460,隧道长1985m,进出口纵坡分别为3.13%、0.38%。隧道洞口均采用削竹式洞门,按新奥法原理进行隧道衬砌结构设计。2.隧道施工方法二次衬砌混凝土采用整体式液压模板台车浇注。二、小组简介表2-1QC小组成员概况表小组名称中铁XX局集团二公司XX高速公路三合同段XX隧道二衬外观质量控制QC小组活动课题提高XX隧道二衬外观质量成立时间2011年06月15日活动时间2011年06月—2011年08月课题类型攻关型序号姓名性别技术等级组内职务小组分工1男高级工程

3、师组长方案策划2男工程师副组长技术交底3男工程师组员负责计划实施4男助理工程师组员安全交底,监控5男助理工程师组员成本分析6男助理工程师组员负责资料整理7男助理工程师组员测量监控8男助理工程师组员方案实施9男助理工程师组员方案实施10男助理工程师组员方案实施平均年龄32出勤率100%制表人:制表时间:2011年6月15日本小组对二衬施工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在施工前进行原因分析和探讨,并制定相应对策进行预防,施工中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进行管理,加强质第15页量监督检查。一、选题理由理由一:XX隧道为全线的控制工程,为监理、业主、公司关注的焦点,二衬施工

4、在进行隧道涂装之前暴露时间较长,所以二衬砼外观质量关系到我标段工程质量的整体形象,关系到我公司的质量信誉和市场进一步开拓的前景;理由二:按照业主要求,打造绿色高速公路,保护生态,达到创优目标,在长大隧道施工中“创精品,创信誉”;理由三:隧道二衬砼外观质量难以控制,在前面的施工中出现二衬砼表面有错台、漏浆、蜂窝麻面等不良现象,公司要求项目人员积极参与,通过此次QC活动探讨和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和质量保证措施。二、现场情况调查为了使XX隧道二衬外观质量尽可能满足优质工程要求,QC小组于2011年06月18日至30日对项目部施工的二衬混凝土施工

5、情况与质量作了详细调查,共计抽查300处,不合格48处,二衬混凝土施工合格率只达到84%,归纳分析,绘制成统计表、排列图(表4-1图4-1)表4-1二衬砼外观存在质量问题统计表序号项目频数频率累计频率A砼接缝不平顺1837.537.5B模板边角泛砂1633.370.8C拱顶有“水印”现象816.787.5D砼表面有蜂窝、气泡现象612.5100总计48制表人:XX制表时间:2011年6月30日第15页制图人:XX制图时间:2011年6月30日图4-1二衬混凝土质量排列图一、活动目标及可行性分析(一)活动目标1.严格控制砼配合比,保证砼强度在满足设

6、计和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外观色泽均匀一致、砼表面无蜂窝、麻面、气泡和漏捣现象,表面平整、光洁,结构轮廓线条顺直美观,施工缝平顺无错台现象;2.通过本次QC的成果更好的指导和优化施工;90混凝土质量合格率84制图人:XX制图时间:2011年6月30日目标设定柱状图第15页(一)质量控制目标可行性分析(见图5-1):有利因素※该工程为重点工程,各级领导重视支持,甲方、监理积极配合※精选技术力量强,管理水平高的施工队伍不利因素※模板自身不平整※工人经验欠缺,操作不熟练导致安装不平整。施工中的不足技术有保证,领导重视,施工经验丰富制图人:XX制图时间:201

7、1年6月30日图5-1可行性分析图二、原因分析及要因确认6.1原因分析针对上面图表中发现的问题并结合统计的数据,我小组多次召开会议进第15页行讨论研究,对主要原因刨析如下(见图6-1):碎石粒径大分工不明确人员地泵性能差机械原料砂石含水量大操作不熟练台车油压系统塌落度过大砂石含水量大电力供应1.混凝土接缝不平顺2.混凝土表面光泽度较差3.模板边脚翻砂振动器操作不当台车模板与小边墙未贴紧模板缝未封严雨天影响工艺方法环境图6-1制图人:XX制图时间:2011年6月30日因果分析图6.2要因验证(见表6-1)表6-1要因验证表序号影响因素论证内容检查次

8、数发生次数发生频率(%)时间要因确认1碎石粒径较大碎石粒径较大,容易造成地泵管堵塞,延缓浇注时间,进而造成二衬砼外观出现层状痕迹.小组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