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多层研发大楼大跨度、大柱网有粘结预应力施工工法

福建多层研发大楼大跨度、大柱网有粘结预应力施工工法

ID:8359422

大小:348.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3-22

福建多层研发大楼大跨度、大柱网有粘结预应力施工工法_第1页
福建多层研发大楼大跨度、大柱网有粘结预应力施工工法_第2页
福建多层研发大楼大跨度、大柱网有粘结预应力施工工法_第3页
福建多层研发大楼大跨度、大柱网有粘结预应力施工工法_第4页
福建多层研发大楼大跨度、大柱网有粘结预应力施工工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福建多层研发大楼大跨度、大柱网有粘结预应力施工工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大跨度、大柱网预应力施工工法1前言在现代建筑中,大型公共建筑、大跨重载工业建筑、高层建筑、大跨度桥梁建筑、大型特种结构等在飞速的发展。而这些建筑的实现需要采用大跨度、大空间的结构形式。由于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承载能力有限,便出现了取而代之的预应力结构。预应力是指在钢筋混凝土构件正常使用前预先对构件的受拉部位的钢筋施加一定的拉力,使混凝土构件预先产生应力和形变,来应对构件使用时所受到的荷载,从而提高构件的抗弯能力和刚度,增加构件的耐久性。目前预应力结构已在大跨度建筑中大量应用,并且因其工艺成熟、施工方便、安全可靠、节约材料和节

2、省成本,从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大跨度、大柱网预应力施工技术是预应力施工技术的一种,该法通过预埋管道、穿筋、张拉、灌浆等工序为混凝土结构建立预应力以满足结构承载力的要求。我司通过工程实践应用及总结形成本工法。2特点2.0.1大跨度、大柱网预应力技术具有改善构件的受力特性,增加构件承载力的特点,从而解决了大跨度结构普通混凝土的受力缺陷。2.0.2大跨度、大柱网预应力技术应用在大跨度构件中,可不增加或者少增加构件的断面,从而取得更大的使用空间。2.0.3大跨度、大柱网预应力技术工艺成熟、施工简单、张拉力直观可靠、施

3、工安全、环保。2.0.4大跨度、大柱网预应力比使用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更节约材料、从而节省造价。2.0.5本工法采用真空辅助灌浆,与普通灌浆方法相比大大提高了孔道内浆体的饱满和密实度,也提高了浆体的强度。真空辅助灌浆还是一个连续而且迅速的过程,从而缩短了灌浆时间。3适用范围本工法适用于大跨度、大柱网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结构的施工。4工艺原理4.0.1预应力张拉基本原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虽高,但15抗拉强度却很低。通过对预期受拉的部位施加预压应力的方法,就能克服混凝土抗拉强度低的弱点,达到利用预压应力建成不开裂或者裂缝宽度较小的结

4、构。4.0.2张拉原理1预应力采用两端对称同时张拉,张拉力和伸长量双控法,两端千斤顶升降压、画线、测伸长、插垫等工作一起进行。2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施力程序:0→初应力σ0→控制应力σk(持荷2分钟锚固)。σk为张拉时的控制应力(包括预应力损失在内)。3张拉施工的工作顺序:穿束→安装锚具→安装千斤顶及张拉设备→张拉、锚固→拆除千斤顶及张拉设备→灌浆→切割、封锚。4.0.3真空辅助压浆原理压浆前,先用真空泵抽吸预应力孔道中的空气,使孔道的真空度达到-0.08MPa~-0.1MPa,然后在孔道另一端用压浆泵以一定的压力将搅拌好的水

5、泥浆体压入预应力孔道并产生一定的压力。由于孔道内只有极少数空气,浆体中很难形成气泡。同时,由于孔道内和压浆泵之间的正负压力差,大大提高孔道内浆体的饱满和密实度。而且在水泥浆中,由于降低水灰比,添加专用的外加剂,从而减少浆体的离析、析水和干硬收缩,同时提高浆体的强度。5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5.1施工工艺流程5.1.1预应力张拉施工工艺流程示意图见图5.1-1。15图5.1-1施工工艺流程5.2操作要点5.2.1施工准备组织人员、材料、机械设备进场。本工程所有材料及机械设备均应符合设计及施工要求并在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场使用。张

6、拉压浆的作业人员需经行岗前培训,并经过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施工前需对所有参与本工程的作业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155.2.2主梁预应力筋铺放施工由于大跨度、大柱网体系中梁截面比较大,对现场预应力筋的制作带来一定困难,在进行梁模板和排架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预应力波纹管铺设、固定和预应力筋穿筋困难。在框架梁钢筋制作时,两侧需要搭设预应力铺放脚手平台,宽度可为1m左右,以便堆放材料和安全施工。在板底模铺设时,平台上部底模应预留出来。5.2.3梁柱节点处非预应力筋绑扎顺序1编制普通钢筋绑扎顺序时,应充分考虑对预应力筋矢高的影响,

7、框架梁钢筋绑扎如果在模板内进行,应采用单侧模板,确保预应力施工。2对于柱内竖向钢筋和箍筋,在预应力施工图完毕完成前,应进行预应力筋孔道与普通钢筋相互间的排列设计,并按照设计要求的普通钢筋排列间距要求,进行普通钢筋的绑扎,确保预应力在柱内能顺利通过。3梁柱节点内的柱箍筋绑扎顺序,在预应力筋施工过程中,应优先确保预应力筋通过后,再进行固定。4预应力施工应以普通钢筋避让预应力筋为原则,如果发生矛盾,应对普通筋进行调整。5.2.4预应力与结构施工之间的关系1当本层混凝土施工完成后,混凝土强度达到100%后,即可进行预应力张拉。预应

8、力张拉完成后,即可拆除本层的梁底支撑。2当后浇带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后浇带混凝土强度达到100%后,即可进行预应力张拉。预应力张拉完成后,即可拆除后浇带跨的梁底支撑。3当本层混凝土施工完成后,上部结构即可按正常混凝土施工要求进行。但下层预应力张拉时,上层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C15以上。5.2.5预应力筋断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