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

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

ID:8361026

大小:59.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3-05

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_第1页
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_第2页
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_第3页
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_第4页
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该文章转自[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网]:http://www.oldq.com.cn/rjbgz/yuwen/tblx/gzdyc/200510/7819.html(考试时间为10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 一.基础知识(26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按顺序填写在答题纸上)  ①寂(mò)_________        ②(lìn)_________啬    ③羞(sè)_________        ④(jīng)_________典   ⑤(dān)_________误       ⑥幽(pì)_________  ⑦(xuān)_________泄

2、       ⑧(liáo)_________草    ⑨残(gēng)_________冷炙     ⑩包罗万(xiàng)_________   请将下列第2—25题的答案涂写在机读卡上(用2B铅笔)  2.下列红色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脑髓(suí)  譬如(pì)   生肖(xiāo)   卓有成效(zhuó)  B.纤细(qiān) 角逐(jiǎo)  宫阙(què)   故弄玄虚(xuán)  C.自诩(xǔ)  煤屑(xiè)  勉强(qiǎng)  恃才傲物(shì)  D.冠冕(guàn) 空隙(xì)   悼念(dào)   退避三舍(shě)  

3、3.下列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必竟  风姿  礼尚往来  日月如棱  B.弥望  合谐  蜚短流长  下不违例    C.国萃  蒙弊  没精打采  不假思索   D.叮咛  内涵  出神入化  要言不烦  4.下列各句中红色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商战中栽了一个大跟头后,他并未消沉下去,经过奋斗,他的事业又死灰复燃了。  B.有贪赃枉法的国民党的党国要员,自然也就有起而效之的一般官吏,此所谓上行下效。  C.在白色恐怖时期,鲁迅先生依然坚持对反动派进行口诛笔伐。  D.对老舍来说,和老友相会,是莫大的愉快,他陶然其中,其乐无穷。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表意准

4、确的一项是  A.暑假刚开始,她就迫不及待地急着想为女儿找一个家庭教师。  B.从此以后,我对酒不再产生过兴趣,喝酒不是一件好玩的事情。  C.眼下适逢时装销售大战,一件流行上装价格将近300元左右。  D.长安这座黄土高原上的历史名城,凝聚着华夏民族在世界之林中出类拔萃的智慧。  6.下列句中红色的关联词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即使螳螂是停在仅一席大的窗前小园的花叶上,但是我仍希望它愿意以此为家,不再见异思迁。  B.孤芳自赏也不能代表美丽也不能说明绚烂,自以为不凡便不能象征英雄气概立地顶天。  C.失去双目的海通法师,再也看不到正在建造中的大佛,但他心中的佛光却照耀着整座

5、凌云山。  D.自从历史上有了货币以来,尽管多么不爱钱的人,甚至是连叫都不愿叫它的,也不能离它而生存。  7.上下文衔接合理、语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文化大革命”开始时,傅聪从海外好不容易和家里通了长途电话。傅聪只叫得一声“姆妈”,梅馥只叫得一声“阿聪”,彼此失声痛哭,到哽咽着勉强能说话的时候,电话早断了。__________________。  A.已经看到他们夫妇难逃的命运,因为梅馥深知丈夫傅雷梗直的性格,这是母子最后一次通话——话,尽在不言中。  B.因为梅馥深知丈夫傅雷梗直的性格,已经看到他们夫妇难逃的命运,话,尽在不言中——这是母子最后一次通话。  C.话,尽在不言

6、中,这是母子最后一次通话——已经看到他们夫妇难逃的命运,因为梅馥深知丈夫傅雷梗直的性格。  D.这是母子最后一次通话——话,尽在不言中,因为梅馥深知丈夫傅雷梗直的性格,已经看到他们夫妇难逃的命运。  8.下列句子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左传》是我国一部编年体史书,它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我们学过其中的《曹刿论战》、《烛之武退秦师》两篇文章。  B.“卧薪尝胆”一词,出自吴王勾践发愤图强最终灭了劲敌越国这一历史故事。国别体史书《国语》对此有详细记载。  C.战国时刘向编订的《战国策》一书,擅长以寓言故事说理,至今我们仍耳熟能详的“南辕北辙”、“狐假虎威”

7、、“鹬蚌相争”、“画蛇添足”等成语均出自于此书。  D.朱自清是我国当代文坛上的著名散文家,其散文集有《背影》、《你我》等。鲁迅先生以擅长写小说和杂文著称,我们学过他的小说《藤野先生》、《故乡》和杂文《论雷峰塔的倒掉》。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不 见①杜甫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匡山②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注①】此诗是作者得知李白被流放夜郎途中获释有感而作的。  【注②】匡山,指四川北部之大匡山,李白少时读书于此。  9.对诗歌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