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灾害卫生防病

地震灾害卫生防病

ID:8362956

大小:134.00 KB

页数:34页

时间:2018-03-05

地震灾害卫生防病_第1页
地震灾害卫生防病_第2页
地震灾害卫生防病_第3页
地震灾害卫生防病_第4页
地震灾害卫生防病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震灾害卫生防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地震灾害卫生防病现场操作手册地震灾害卫生防病现场操作手册(试行)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二00八年五月十八日17地震灾害卫生防病现场操作手册目录第一章地震灾后防病工作原则……………………1第二章疫情报告……………………………………5第三章饮用水卫生处置…………………………16第四章食品卫生…………………………………22第五章环境消毒与杀虫…………………………24第六章尸体及放置环境的卫生处置……………26第七章临时住所的卫生要求……………………2817地震灾害卫生防病现场操作手册第一章

2、地震灾害防病工作原则受灾地区防病工作必须坚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分阶段分层次地做好鼠疫、霍乱、伤寒、痢疾、甲肝、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疟疾、乙型脑炎、炭疽、血吸虫等重点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严防传染病流行和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救灾防病工作有序进行受灾地区的各级政府要成立相应的救灾防病领导机构,把灾区的卫生防病工作纳入当地救灾、生产自救、重建家园的工作中去,明确领导负责人,协调各有关部门,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齐心协力做好本辖区内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等各项工作。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订

3、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和食物中毒处理方案,建立突发事件的应急组织,做好必需药品、器械、物资的准备工作,一旦发生疫情,及时采取果断措施,力求迅速把疫情控制和扑灭在初发阶段。二、加强疾病监测和疫情报告,及时掌握疫情动态17地震灾害卫生防病现场操作手册救灾防病特殊时期对甲类传染病和食物中毒实行疫情每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其它重点传染病实行周报。在重灾区要建立并且加强疫情监测点工作,各级疾控机构都要派专业人员深入灾区基层开展疫情监测工作,尤其要加强对重灾区重点人群的监测,要建立一般和重点相结合的县、乡、村级监测点

4、,及时分析疫情发展趋势,以便适时地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有关相邻地区要建立疫情控制联防,及时沟通情况,协调防病工作。三、重点抓好水源保护和饮水消毒保障饮水卫生是预防控制肠道传染病的关键措施。要着重做好分散式饮用水消毒,要鼓励群众喝开水,在没有条件的地方,要推行用漂白粉及漂白粉精片对饮水进行消毒。饮水消毒措施要落实到每家每户。要划定临时饮水水源区域,并做好水源保护工作。各级政府要及时组织对分散式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和供水设施进行检修、清理,加强对饮用水的消毒处理,定期进行水质检验。四、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要

5、组织有关部门动员广大群众,搞好环境卫生,组织专人指导群众,及时清除、处理垃圾、人畜粪便和尸体。对集中收治点、集中安置点和公共场所要及时作好消毒和卫生处理。五、消灭蚊蝇鼠害17地震灾害卫生防病现场操作手册为保护聚集人群,应重点实施对帐篷、窝棚、临时垃圾点、厕所、蚊蝇、鼠类的消毒杀灭工作和做好蚊蝇孳生地的处理。并在重灾区人群较集中的生活区域内垃圾、粪便污染严重的地区重点进行药物喷洒消毒处理。六、做好灾区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防止食物中毒发生要对群众进行宣传教育,防止群众食用腐败变质的食品,误食被农药和其它

6、化学工业品污染的食品及毒蕈。在恢复生产、重建家园时期,要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以保障食品安全。七、做好群众的卫生防病宣传教育和动员工作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宣传手段和传播媒介,结合灾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把简便易行的各种防治措施和卫生知识教给群众。组织群众制订救灾防病爱国卫生公约,是促进群众自觉地提高自我防病和自我保护能力的有效办法,应该大力倡导。八、及时重建城、乡的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特别是村、街道、居委会的卫生组织、爱卫会和各种军民医疗卫生工作队的作用,中西结合,土洋并举,分片负责,配备一定的药品器材

7、,开展群防群治,使各项宣传教育、防病治病的技术措施在各个环节得到落实,做到防病治病到位。随着气温的升高,灾民居住防护条件差,容易发生中暑,应做好防暑工作,并做好防治中暑的必备药物准备工作。17地震灾害卫生防病现场操作手册九、认真做好非灾区的疫情控制工作目前正是各种传染病高发季节,对鼠疫、霍乱、炭疽、肝炎、伤寒、痢疾、流行性出血热、疟疾、乙型脑炎等重点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各地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要认真抓好本地区的传染病防治工作,控制疫情的蔓延和发展,同时要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疫情监测工作,防止疫情的交叉传播。

8、十、做好突发事件的应急准备按照各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生应急预案要求,一旦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要充分做好组织协调、药械物资供应、现场应急处置等工作,把突发疫情、灾害事故的伤亡控制在最低限度。17地震灾害卫生防病现场操作手册第二章疫情报告为了及时掌握地震灾区的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保障救灾防病信息需要,建立地震灾区疫情监测信息应急手机报告机制。一、报告单位及报告人。报告单位包括无法进行传染病疫情信息网络直报的医疗机构、灾民安置点的固定和流动医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