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资格考试 好客山东 准备资料

导游资格考试 好客山东 准备资料

ID:8390839

大小:51.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3-24

导游资格考试 好客山东 准备资料_第1页
导游资格考试 好客山东 准备资料_第2页
导游资格考试 好客山东 准备资料_第3页
导游资格考试 好客山东 准备资料_第4页
导游资格考试 好客山东 准备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导游资格考试 好客山东 准备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齐鲁文化与好客山东旅游品牌形象标识,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旅游品牌形象的精要提炼和重要标志,是地域自然与历史文化特色的高度概括,是最显著的地域印记。一个好的旅游品牌形象标识,很新颖、很亲切、很有吸引力,可以使人产生去这个国家或地区旅游的激情和冲动。2007年6月,我们推出了“文化圣地,度假天堂”的旅游形象口号,随即又设计了“好客山东”的旅游品牌形象标识,一经推出即得到山东本地的高度认同和外部地域的充分认知,引起广泛关注。一、“好客山东”——齐鲁优秀文化高度凝练的结晶(一)“好客山东”具备了一个成功的旅游品牌形象标识必须具备的两个基本特点:1、语言简洁凝练。旅游形象标识和口号

2、要犹如点睛之笔,准确提炼和概括出一个地区或国家鲜活的形象和深刻的内涵,视觉冲击力猛烈,语言感召力强烈,让人读来上口、过目难忘。如:纽约——这就是纽约;韩国——弦动之旅;新加坡——非常新加坡。香港——爱在此,乐在此;上海——上海精彩每一天;云南——七彩云南;大连——浪漫之都,等等。“好客山东”让人体会到了齐鲁文化的大气、孔孟之乡的豪气,扑面而来的是齐鲁山水的豪情和山东人的热情。162、文化灵魂的准确表达。什么是文化?现在,社会上突然冒出许多“文化”,似乎什么都有“文化”,像企业文化、社区文化、家庭文化等。其实,文化并不是一种表层的社会现象,真正的文化是深存于历史过程中并

3、被历史所传承,能够广泛深刻地积淀于人的自我意识之中的。“人”是真正意义上文化的代表和反映。“好客山东”深深植根于齐鲁文化,高度概括了山东人的品德和齐鲁文化的内涵。(二)“好客山东”以精练的语言深刻表达了齐鲁文化的精髓山东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齐鲁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主流,在数千年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齐鲁文化更多地积淀到山东人的为人、处事和行为规范上。著名考古学家吴金鼎认为:山东人的直,是极纯正的不含任性、蛮横或粗野的味道。其“直”是发源于良心深处,公正、庄严的动机。著名教育学家张天麟说:在山东人的血里面有两个人在支配着心灵:一个是孔子,一个是

4、梁山泊的英雄。“好客文化”是齐文化、鲁文化共有的文化基因,已经沉淀为特色鲜明的“山东性格”。16山东是中国古代东夷部族的主体分布地域,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大都在山东活动过。上古时期的诸位圣贤中,大舜的品德最令人称颂,他勤劳能干,曾耕于历山,传说其仁爱助人,以德报怨,孝顺谦让,为后世文化的发展和山东人品格的形成留下了优秀的内在基因和行动准则。自西周初年齐鲁建国至春秋,是齐、鲁两大文化体系的形成时期。齐、鲁两国人文环境、地理条件的不同和建国方略的差异,造成了齐文化和鲁文化两种风格迥异的文化体系。齐地靠海,土地相对瘠薄,因此齐国除了继承西周的“重农”传统外,又实行“通商工之业,

5、便鱼盐之利”的政策,以农业为主,农、工、商并举;政治上主张“举贤而尚功”;文化上,倡导宽松自由,兼容并包,“因其俗,简其礼”。齐文化最终成为一种善于权变,崇尚力量和智慧,注重商业利益,形成具有尚武、侠义、开放和革新精神的“功利型”文化传统。鲁国位于泰山以南的平原地带,靠近中原,土地肥沃,适于农耕,使鲁文化一开始就具有鲜明的农耕文化特征;政治上,鲁国继承了西周的宗法和礼仪制度,讲求秩序、仁义、诚信与和谐,重义轻利,本分自守,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尊传统、尚伦理、贵仁和的道德型文化传统。尽管两种文化的气质和走向不同,但崇仁尚义的内在品质和包容天下的地域胸怀却得以合流,经过历代山

6、东人的完善以及不断实践,形成了几千年来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的“山东性格”,那便是“重礼仪,讲义气,尚豪侠,贵朴质”,用今天的话讲就是“注重诚信,质朴好客”。“好客文化”在山东根深蒂固,已经完全凝练为充满仁爱的“山东精神”。山东是“孔孟之乡”、“礼仪之邦”16。作为儒家思想精华的孔孟之道,一向提倡“仁义礼智信”和“温良恭俭让”。孔子思想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准则,思想上注重“爱人”、“重民”,就是关心爱护别人,宽厚待人,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关怀。行为上重礼仪,讲礼貌,体现了最朴素的接人待客之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种推己及人的博大情怀奠定了好客

7、文化的品德基础。儒家经典《礼记》更是明确提出了“礼尚往来”的主张。齐文化的好客,更多地表现在政治上的开明,学术上的包容,思想上的创新和言论上的自由,体现了东方大国的开放心态和好客情怀。管子最早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以豁达开放的主体心态,选才崇良,重贤任能,在政治上尊贤尚功,“揽天下诸侯宾客”,为各方客人提供最好的待遇,“为开第康庄之衢,高门大屋,尊宠之”,使齐国聚集了天下最多的英才;在经济上农商并重,广集各方财货和客人,达到了“齐冠带衣履天下”的富庶;在学术上兼容并包,有了中国历史上独有的“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俨然气象。两千年以后的周村,依然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