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动能量回收系统设计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制动能量回收系统设计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ID:8410914

大小:4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3-24

制动能量回收系统设计毕业论文开题报告_第1页
制动能量回收系统设计毕业论文开题报告_第2页
制动能量回收系统设计毕业论文开题报告_第3页
制动能量回收系统设计毕业论文开题报告_第4页
制动能量回收系统设计毕业论文开题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制动能量回收系统设计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学生姓名:学号:学院、系:专业:论文题目:制动能量回收系统设计指导教师:毕业论文开题报告1.结合毕业论文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撰写2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文献综述随着汽车拥有量的日益增多,汽车的节能和环保问题已受到国内外汽车工程界的极大重视。为了保护环境及合理地利用资源,就必需降低汽车的废气排放和汽车的燃料消耗。为此,将汽车制动时损失的能量进行回收,并在汽车加速或上坡时再利用,即可缩短加速时间,减少起动时的排污问题,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在国际上,自80年代以来,日本已开始对汽车节能及能量回收驱动技术进行研究,目前日本和德国处于

2、世界领先水平。随着该项技术的日益完善,汽车节能及能量回收技术将会得到普遍应用特别是对于使用工况为在周期性短时内需不断加速和制动的车辆以及上下坡频繁路况的车辆,如主要在城市市内行驶以及在我国西部地区行驶各类车辆,其节能效果更是十分的明显。在传统汽车的制动系统中,主要依靠摩擦副的摩擦力来实现减速运动,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看,即由动能转化为摩擦件(制动盘、制动鼓等)的热量并散发至空气中。根据统计,摩擦制动消耗了发动机产生能量的30%。从传统电力机车制动系统演变而来的动能回收系统原理非常简单,即通过电动机反转变为发电机实现了制动并产生了电能,并将产生的能量储存在

3、电池或者电容中。在所有应用动能回收系统的车辆中,这套系统只能起到辅助制动功能,因为其不能够提供足够的制动力。在动能回收系统中,其控制策略对于整套系统的效率及用户体验至关重要。因此动能回收控制器是整套系统的核心所在。在丰田的混合动力汽车、电动车、大众的蓝驱技术车辆,以及电动车等等新能源车辆中均装备有动能回收系统。根据具体车辆性质不同,动能回收系统的原理及效率也略有区别。为了不影响用户使用体验,丰田的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车的动能回收系统设有不同的挡位,在低挡位时,这套系统仅在驾驶员踩下刹车时启动;而在高档位时,只要松开油门踏板,系统即发挥功能,并且提供了相当

4、显著的制动效果。动能回收系统的控制器同ABS控制器类似,都是通过监控轮间转速差来进行工作,不同的是动能回收系统的控制器同时还要计算制动扭矩以及产生相应的电流,以确保产生的电流不会超过电池(或者电容)的承受能力。与此同时,控制器最重要的是控制回收系统和传统摩擦制动器之间的制动力分配,以避免发生事故。对于电动或者混合动力车辆来讲,这套系统体积虽小,但是意义重大,它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电池的容积,从而实现了更远的续航里程以及更高的使用效率。国外对制动能量回收技术已经进行了研究,根据目前现有的技术,制动系统主要有并联式和串联式两种制动结构;机电制制动分配方式主要

5、有固定比例式,最优能量回馈控制方式和制动效率优化控制策略。串联式制动系统回收的制动能量效率要高于并联式制动系统,固比例式是根据当前的车速和驾驶员意图按照一定分配比例来控制制动力大小,但这种分配方式忽略了工况及路面状况的变化,制动效率优化控制主要是从制动过程中优化发电效率角度来对制动力进行分配,但较少考虑制动稳定性及安全性;最优回馈的能量控制方式与制动效率优化,控制方式不同,是优先考虑制动要求湖人制动安全,再按照事先制动能量回收最大化原则来分配机电制动力,但这种分配方式也存在缺陷,没有综合考虑车辆的制动效能,从而影响制动感觉及制动效果。参考文献:[1].

6、张晓丽工程机械液压节能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期刊论文]-中华民居2012(19)[2].刘爱云.袁建畅自卸汽车车厢举倾机构液压系统故障分析与维修[期刊论文]-价值工程2011(5)[3].任国军.祝凤金液压混合动力车辆中蓄能器的参数设计研究[期刊论文]-液压与气动2010(8)[4].刘爱云.袁建畅自卸汽车车厢举倾机构液压系统故障分析与维修[期刊论文]-价值工程2011(5)[5].刘东红汽车制动能量再生系统中的液压蓄能分析与计算[期刊论文]-汽车零部件2009(8)[6].胡晓明.陈明华.范钦满液压式制动能量再生系统参数计算与仿真研究[期刊论文]-机

7、械设计与制造2011(9)[7].DINGZuo-wu.赵东标.ZUOJian-min小型汽车制动能量再生系统参数建模及仿真[期刊论文]-系统仿真学报2008(13)[8].李召华.滕保华.李靖基于两种电机模型的路段组合优化[期刊论文]-公路与汽运2011(4)[9].吴训成.张珏成.罗素云液压储能式车辆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参数设计研究[期刊论文]-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8(2)[10].汪世益.方勇.满忠伟工程机械液压节能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期刊论文]-工程机械2010(9)[11].张坤.刘鸣.臧瑞龙.赵国强.唐志强.ZHANGKun.LIUMi

8、ng.ZANGRui-long.ZHAOGuo-qiang.TANGZhi-qiang汽车制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