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围城》中比喻修辞的语言艺术特色

试论《围城》中比喻修辞的语言艺术特色

ID:841608

大小:42.02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09-18

试论《围城》中比喻修辞的语言艺术特色_第1页
试论《围城》中比喻修辞的语言艺术特色_第2页
试论《围城》中比喻修辞的语言艺术特色_第3页
试论《围城》中比喻修辞的语言艺术特色_第4页
试论《围城》中比喻修辞的语言艺术特色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论《围城》中比喻修辞的语言艺术特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题目:试论《围城》中比喻修辞的语言艺术特色专业:汉语言文学8试论《围城》中比喻修辞的语言艺术特色[内容摘要]:在围城中,作者经学者语言与文学语言联袂,语言风趣幽默,妙趣横生,人物形象丰富、生动,令人赞叹的精辟比喻,纷至沓来,传达出人物瞬间所萌发的情思与微妙的心理情绪。可以说“围城”是一个大比喻,小说《围城》又是一个比喻的大世界。在《围城》中,作者以比喻寓幽默,在联想中见新招,正反比喻使读者耳目一新,强烈的对比式巧出新裁,还有气势非凡的博喻联珠,层层递进的手法非同一般,曲尽幽微,很好地体现了“比喻是语言艺术中的艺术,语言艺术的花朵”,本文就是其中最富有特色的比喻修辞的

2、语言艺术略作一谈。[关键词]:围城比喻修辞语言艺术小说的成功与高潮的语言造诣是分不开的,其中最有特色的是比喻修辞手法的应用,大学者钱钟书先生在《旧文四篇》中更是对比喻推崇备至:“比喻正是文学语言的根本,是文学语言的特色。”本文就《围城》其中最富有特色的比喻修辞的语言艺术略作一谈。一、比喻式幽默,含蓄、睿智,联想、生动。钱钟书有着独特的创作心态:“以游戏的态度,把任务和事态的丑恶鄙陋和乖讹当作一种有趣的意象去欣赏”。这种创作心态,与他的人生态度有关,他有超现实的人生,在嬉笑怒骂中应用比喻修辞手法,戏谑地将人物刻画出来,如方鸿渐在苏小姐家里第一次见赵辛媚时,被对方误认为是情敌出

3、现,于是发生了一次口角大战,作家在唇枪舌剑中插话说:“只唐小姐云端里看厮杀似地,悠远淡漠地笑着。”如果,我们把这里的唐小姐看作是钱钟书,便可以理解作家在表现自己艺术个性,描绘这些人物形象时的心理活动。因为“云端里看厮杀”,所以超脱于表现在文中的矛盾,利害之上,在他眼中这些槐安国的臣民是那样渺小,荒唐,可笑。作家“悠远淡漠地笑着”,我们读者也一起笑着。将世人态度分成看戏的演戏的。如果这种划分不无道理,我们不妨将钱钟书的人生态度视为看戏的。“看戏的要置身局外,时时把‘我’搁在一旁边,始终维持一个观点者的地位,吸纳着世界中的一切变化,使他们在眼中成为可欣赏的图画,就在这变化图的欣

4、赏上面实现自我“8。我们在读《围城》时,会明显地感到,钱钟书总是和他的人物保持着一定的心理距离。他仿佛已超越了现实人生,有一种心理上的优势。在他看来,世人所热衷的追名逐利、明争暗斗,不过鸡虫蝼蚁之事。他仿佛是站在云端里看人类,将芸芸众生可悲可叹、可鄙可笑之处一览无余。人生中的每一个弱点,人物言行、心理中每个隐秘的不合理、不光彩之处,都难以躲过钱钟书这居高临下的目光,如“一个人的缺点正像猴子的尾巴,猴子蹲在地面的时候,尾巴是看不见的,直到它向树上爬,就把后部供给大众瞻仰,可是这红臀长尾巴本来就有并非地位爬高的新标识”,这种带有格言味道的比喻对高松年爬上校长地位后就暴露恶劣本性

5、进行彻底的嘲弄与讽刺。又譬如:“桌面就像《儒林外史》里范进给胡屠户打了耳光的脸,刮得下斤把猪油”。这里与歇后语不同的是,本体一般在喻体前,这个句子本体是“桌面”,喻体是“《儒林外史》里范进……打了耳光的脸。把这个句子变为歇后语格式则是:《儒林外史》里范进给胡屠户打了耳光的脸——刮得下斤把猪油。这类颇有歇后语格式的比喻在《围城》中俯拾即是,但又个个奇特,使人爱不释“睹”。再如作家在刻画人物形象,描摹人物外貌或性格时,则用比喻来点缀,使作品意趣盎然,人物形象突显。主要表现在作家给人物特别的外号上,她描写鲍小姐“只穿绯霞色抹胸,海蓝色贴肉短裤,露空白皮鞋里露出涂红的指甲”时道

6、:有人叫她“熟食铺子”,因为熟食店里会把许许多多颜色暖点的肉公开陈列,故以“熟食铺子”代替,外观形象生动。更有意思的是有人叫她“真理”,因为据说真理是赤裸裸的,可见鲍小姐所穿衣服之少,几乎一丝不挂,其实未必,所以最后修整为“局部的真理”,这里把鲍小姐轻薄、肉感、放荡不羁的习惯,写得惟妙惟肖,令人忍俊不禁。再如,苏小姐说方鸿渐在大学与她同学时,老远看见女同学就脸红,愈走近愈红,所以她们背后叫他“寒暑表”,因为他脸色忽升忽降落,表现出他跟女同学距离的远近……。其实,我们细一探讨,无论是鲍小姐的“熟食铺子”也好,“真理”“局部的真理”也好,还是“寒暑表”也好,作家都是借助于生动形

7、象的比喻手法,使读者跟他一起在嬉笑怒骂中体现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生活,心理变迁及沉浮,甚至当时某些人物都所在的社会环境。作者经常借助于别具匠心、深入浅出的比喻,深刻生动地揭示所描写事物的本质特性。第一章中就借方鸿渐的内心体验,“这一张文凭,仿佛在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小小一方纸能把一个人的空疏、寡陋、愚笨都掩盖起来。自己没有文凭,好像精神上赤条条的,没有包裹”8,把文凭比作伊甸园里夏娃下身遮羞的树叶,着实新奇贴切,从而入木三分地把那只重文凭(还要“洋”的!)不学无术的社会病态现象揭露无遗,这一精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