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广东省中考历史模拟试题(3)含答案

2014年广东省中考历史模拟试题(3)含答案

ID:8419639

大小:84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3-26

2014年广东省中考历史模拟试题(3)含答案_第1页
2014年广东省中考历史模拟试题(3)含答案_第2页
2014年广东省中考历史模拟试题(3)含答案_第3页
2014年广东省中考历史模拟试题(3)含答案_第4页
2014年广东省中考历史模拟试题(3)含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4年广东省中考历史模拟试题(3)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14年广东省中考历史模拟题(3)1.半坡氏族过着定居生活的基本原因是()A.学会建造房屋B.原始农业的发展C.氏族公社的形成D.自然环境的变化2.战国时期,战争连绵不断,但社会经济却显著发展,其根本原因是()A.封建制度的确立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B.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C.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政策。D.都江堰等水利工程的兴修。3.《汉书·食货志》载:“汉兴;接秦之敝,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而税一。”这说明汉初“轻田租”的直接原因是()A.市场粮价过高B.农民大量失业C.稳定汉朝统治D.物质生产不足4.如果请你为历史剧《

2、曹操》准备道具,你不应该在剧中的餐桌上摆放的食品是()A.玉米B.葡萄C.核桃D.面饼5.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开始赶上北方的最主要的原因是()A.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B.水利的兴修和大批良田的开垦C.南北对峙局面形成D.北方人口大量南迁6.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中国的科技文化依然在很多领域取得领先于世界的成就,其原因是()①各族人民的大融合②北方经济的发展和江南的开发③以秦汉文化为基础④外来宗教文化的传播A.①②B.①②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7.敦煌莫高窟有十分之六七是隋唐开凿的,其主要原因是()A.人民饱受战乱之苦,普遍接受佛教。B.统治者利用佛教麻痹人民,佛教兴盛

3、。C.唐朝皇帝崇信道教,把佛教赶到边远地区。D.这一时期社会经济繁荣,科技文化发展。8.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在内容与风格上具有不同特点,造成这种不同的根本原因是()A.阶级出身不同B.生活背景不同C.思想性格不同D.艺术追求不同9.从世界范围来看,宋元文化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A.体现了反抗封建统治的精神B.使中国古代文化达到高度繁荣C.影响且促进欧亚等世界文明的进步D.传统科学技术开始落伍10.苏轼和辛弃疾的词表现出来的相同风格是()A.胸怀收复中原的豪情壮志B.流露出对祖国山河破碎的悲痛C.表达豪迈奔放的思想感情D.表达坚持抗金斗争的决心11.小明要了解有关

4、近代香港历史史实,可以查阅()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2.右图的照片,使你联想到的历史事件是()A.鸦片战争中,英军攻陷浙江定海。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八国联军洗劫北京城。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中,日军在南京城烧、杀、抢。13.“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此诗反映的是()A.林则徐充军伊犁后开发新疆的业绩。B.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的事迹。C.洪秀全领导金田起义的情形。D.左宗棠率领湖南战士收复新疆、治理边疆的业绩。714.“此日漫挥天下泪,

5、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副沉痛的挽联,是人们为哀悼一位民族英雄而撰写的。这位民族英雄是()A.戚继光B.郑成功C.林则徐D.邓世昌15.下列有关《辛丑条约》的内容中,最能说明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的是()A.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B.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C.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16.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的标志是()A、“四﹒一二反革命政变B、“马日事变”C、国民党内部的日趋分化D、“七﹒一五”反革命政变17.“一国两制”的出发点是

6、维护(    )A、台湾的根本利益         B、香港、澳门的根本利益C、大陆的根本利益         D、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18.在中英就香港问题展开谈判时,撒切尔夫人说:“对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是胜利,因为我们是同一个不愿妥协和实力上远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这段话主要是指(   )A、中国处理国际关系不妥协      B、中国享有崇高的国际地位和声誉C、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越强,在国际关系中主动权就越大D、英国霸权地位丧失19.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这里的“转折”主要是指()A.党的工作重心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经

7、济建设上来。B.经济体制的改革由农村改革转移到城市改革上来。C.经济改革的目标由建立计划经济转到建立市场经济。D.国家的对外政策由奉行闭关锁国转到实行对外开放。20.我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    )A、实现“三通” B、经济交流  C、互补互利  D、“和平统一,一国两制”21.海峡两岸关系,迈出历史性重要的一步是(    )A、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成立B、大陆两岸关系协会成立C、“汪辜会谈”          D、江泽民提出发展两岸关系的八项主张22.与共和国同龄的人民军队是(   )A、陆军B、海军C、导弹部队D、特种部队23.半个世纪过去了,和平共

8、处五项原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