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趣》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

《童趣》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

ID:8426332

大小:33.1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3-27

《童趣》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_第1页
《童趣》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_第2页
《童趣》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_第3页
《童趣》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_第4页
资源描述:

《《童趣》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童趣》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4-----------------------------------------------------------------------------------------------------------------------

2、------------------------------------------------------------------------------------------------------------------------------- 师:有许多专家和老师在这里听课,同学们多少有些紧张吧。为了放松一下大家的心情,先请同学们看一样东西。(屏幕显示图片) 师:这是什么? 生:一块石头。 师:对!一块石头,不过,这可不是一块普通的鹅卵石,它是一件收藏品。你们再仔细看看,它跟一般的鹅卵石有什么

3、不同? 生:石头上有彩色的图形。 师:这彩色的图形象什么? 生:像金鱼。 师:你们真会观察。它的确像两条金鱼。艺术家给它取了个很好听的名字——金鱼戏水。你们看,一块看似普通的石头,经过仔细观察,经过丰富的想象,就会发现它的审美价值。这说明,观察和想像是很重要的。它能使世界变得丰富多彩,能使我们的生活充满情趣。尤其是天真活泼的儿童,更能从丰富的想像中获得无穷无尽的乐趣。今天,让我们共同来学习一篇充满想像力的文章——《童趣》。(屏幕显示标题) 师:这是一篇文言文。可能同学们会在语言上感到有些困难。但“书读百遍、

4、其义自见”,通过反复诵读,这个问题是不难解决的。同学们在预习时已读过多篇,我想了解一下朗读的情况。先请大家齐读,注意读时要字正腔圆。所谓“字正”,就是字音准确;所谓“腔圆”,就是上发音饱满。(生齐读) 师:同学们读得很流畅。朗读还要注意抑扬顿挫。先听老师读第1段。(教师范读)你们认为应怎样读才会有抑扬顿挫的效果? 生1:要注意停顿。 生2:要分出轻重。 生3:还要读出感情。 师:说得很好,要注意停顿、轻重,谁愿意试试,读给大家听?(3个学生分读2—4段) 师:情感式朗读,是朗读的最高境界。要把蕴涵在字里行间

5、的情感讲出来。就本文而言,应该读出什么样的感情? 生1:从题目《童趣》可以看出,应该读出愉悦的情感。 生2:我同意,还可从文中“怡然称快”、“怡然自得”中看出这一点。 生3:第1段,还可以是自豪的感情。 师:体会得很准确,下面,我想请一位感情丰富、声音甜美的同学为我们朗读这一篇文章。(一女生朗读全文,教师播放古筝曲《平湖秋月》) 师:她读得太好了!使我仿佛又回到了童年。我想大家也一定有同样的感受。同学们刚刚接触文言文,请你们把它和现代文比较一下,看看二者最明显的区别是什么? 生:文言文十分简洁。 生:我提一

6、个问题,为什么要把丑陋而又令人厌恶的蚊子,比作美丽的白鹤? 师:你觉得比作什么好? 生:麻雀呀,燕子呀什么的。 师:好,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值得探究。 生1:我来回答,还是比作鹤好,因为鹤和蚊子的脚都比较长,在外形上比麻雀、燕子都更相似一些。 生2:我不同意,麻雀、燕子体形小些,更接近蚊子。 师:我们不仅要从外表上考虑,还要从想像的目的考虑。 生:鹤比麻雀、燕子漂亮些。 师:所以才会更具情趣,才“怡然称快”。 生:鹤比麻雀、燕子飞得高。 师:所以才会有“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生随师齐

7、念4------------------------------------------------------------------------------------------------------------------------------------------------------------------------------------------------------------------------------------------------------)比作鹤,不仅外

8、形上相似,而且更富有审美情趣。 生1:我提一个问题:人是强大的,癞蛤蟆是弱小的,为什么当癞蛤蟆出现时“我”会“呀然惊恐”? 生2:因为他看得太出神了。 生3:是的,我看书看入神了,你轻轻拍我一下,我也会吓一跳。 师:书上怎么说的? 生:“余年幼,方出神,呀然惊恐。” 师:文言文要反复诵读。下面请女生齐读第1段,男生思考:哪一个词语最能概括这篇文章的内容?(女生齐读)共3 生1:是“忆”字,因全文都是作者回忆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