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青年同志们谈写信》教案

《和青年同志们谈写信》教案

ID:8427071

大小:30.36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3-27

《和青年同志们谈写信》教案_第1页
《和青年同志们谈写信》教案_第2页
资源描述:

《《和青年同志们谈写信》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和青年同志们谈写信》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写信的基本格式和要求。  2.领会说明文中记叙成分的作用。  3.继续训练速读能力。 二、难点、重点分析  1.本文结构是怎样的?  分析:本文可分为七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先讲明写本文的起因:应《自学之友》编辑之约而写。  第二部分(第3、4自然段):谈写信应注意的第一个

2、问题:字迹要清楚。  第三部分(5~10自然段):谈写信要注意的第二个问题:写信封要合规格。  第四部分(第11目然段):谈写信应该注意的第三个问题:写信要开门见山,不相干的话少说。  第五部分(第12自然段):谈写信应注意的第四个问题:写信要明白如话,不要掉书袋,不要写半文不白的语句。  第六部分(第13自然段):淡写信应注意的第五个问题:口语里没有的词语不要写在书信里。  第七部分(第14目然段):末段附带提醒:不要把信笺折成方胜形。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提示自读要点。  1.阅读“目读提示”,了解作者,明确学习本文的要求。  2.用“计时速读”的方法阅读课文。  3.思考本

3、文谈了写信的哪几个问题,并列出一个文章的结构提纲来。  4.根据文中所说的几件事逐一精读,理解作者所提出的每个问题的理由。  5.本文说明中有记叙,试找出一二处。  (二)学生速读课文,拟写结构提纲。  提示:  第1~2节:说明本文的写作缘由和主要内容。  第3~4节:说明写信要字迹清楚,不要潦草。  第5~10节:说明写信封要合规格。  第11节:说明写信要开门见山,不相干的话少说。  第12节:说明写信要明白如话。  第13节:说明口语里没有的词语不要写在书信里。  第14节:希望同志们改掉把信笺折成方胜形的习惯。  (三)学生讨论,教师点拨总结:  1.本文着重说明了写信要注

4、意的六个问题,每个问题作者都说明了理由,那么它们的理由各是什么呢?请大家精读课文,逐一找出来。(教师指导学生找出一两个,其余由学生自己完成)  归纳:第一件事,写信要字迹清楚,不要潦草。  2-------------------------------------------------------------------------------------------------------------------------------------------------------------------------------------------------------

5、-----------------------------------------------理由;(1)“这首先是礼貌问题,字迹清楚是表示对收信人的尊敬……”;(2)“字迹清楚可以节省收信人的看信时间”;(3)字迹不清楚,“收信人看了半天看不懂,不耐烦看下去了,吃亏的还是你自己”。作者从正、反两方面说明理由,令人信服。  第四件事:写信要明白如话。  理由:(1)人们用写信以代面谈,写信“和日常谈话一样”,才会“令人感到亲切,如果你掉书袋,对方会觉得你是卖弄才华,反而感到不亲切了”;(2)“文言文不是容易学会的”;(3)“毛泽东同志多次告诫我们不要写半文不白的文章”。引经据典更增添

6、理由的说服力。  2.本文说明中有记叙,试找出一两处,并体会其作用。  归纳:文章说明“写信要字迹清楚,不要潦草”时,为了使目己所说的理由即字迹不清楚到头来“吃亏的还是自己”让人信服,记叙了“我”因一位想报考研究生的青年写来的信字迹潦草,而不愿收他做研究生的事实,有力地说明了字迹潦草的危害性。又如,说明写信封要合规格这一件事,当写到信封上写“父亲大人安启”或“王力伯伯收”等字样不妥时,为了说服持不同意见者,记叙了“我”在北京、上海等地的调查结果和“我有八个儿女……他们写信给我,也并不写‘父亲大人安启’,我并不生气”的事实,令人信服,增强了人们的可信感。共22-------------

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