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欧盟贸易失衡探究

中国欧盟贸易失衡探究

ID:8427180

大小:35.49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3-27

中国欧盟贸易失衡探究_第1页
中国欧盟贸易失衡探究_第2页
中国欧盟贸易失衡探究_第3页
中国欧盟贸易失衡探究_第4页
中国欧盟贸易失衡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欧盟贸易失衡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国欧盟贸易失衡探究   论文关键词:中国;欧盟;贸易失衡   论文摘要:进入新世纪,随着中欧贸易的迅猛发展,欧盟对华贸易逆差持续扩大,双边贸易失衡已经成为双方经贸博弈的焦点。首先列举了中国和欧盟对贸易失衡原因的认识,然后通过比较双方认识的异同,对双边贸易失衡问题进行了较为客观、全面地分析。在此基础之上,又从贸易失衡对双方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提出中欧应该理性看待贸易失衡问题,积极做出互惠互利的让步。同时

2、,双方还应该从战略伙伴的高度看待这一问题,切忌因为急于求成而激化双方在这一问题上的矛盾,毒害双边贸易的良好氛围,努力将这一问题对双边经贸关系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点。            进入新世纪,随着中欧贸易的迅猛发展,欧盟对华贸易逆差快速增加,从2001年的51.7亿美元剧增至2007年的1342.3亿美元,年均增幅达到59.3%。其中,2002—2005年的增幅一直保持在90%左右。虽然2006年、2007年,欧盟对华贸易逆差增幅明显回落,仅为30.7%和46.4%,但由于基数很大(2005年欧盟对华贸易逆差为701.2亿美元),这两年欧盟对华贸易逆差分别增加了215.4亿美元和42

3、5.7亿美元。欧盟的统计数据更为惊人。2005年,欧盟对华贸易逆差为1085亿欧元(约合1349.7亿美元),甚至超过了中国2007年的统计数据,1342.3亿美元。严重的贸易失衡大大地刺激了欧盟本就敏感的神经,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公开指责对华贸易赤字“不可容忍”,强烈要求中国采取措施扭转贸易失衡局面。中国也注意到贸易失衡给双边经贸关系带来的消极影响,正在积极想办法缓解双边贸易严重失衡的局面。目前,中欧贸易失衡已经成为双方经贸博弈的焦点。      一、中国和欧盟对贸易失衡原因的认识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中国对贸易失衡原因的认识   中方认为,中欧贸易失衡是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大背景下包括欧盟在内的发达国家/地区对华产业转移的必然结果。欧盟对华产业转移使得中国对欧盟的出口盈余,有很大一部分是中欧贸易转移的结果。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及东盟成员国也加快了对华产业转移的步伐,在中国组装、加工产品,然后再出口欧美,这样欧美对这些国家

5、的部分贸易赤字也转变成对中国的贸易赤字。“这些逆差始于2000年(约400亿美元),并一直呈现出不断扩大的态势;至2006年,中国对上述贸易伙伴的逆差总额已达1539亿美元,而同期中国对欧盟与美国的顺差总额约为2359亿美元”。中方还认为,中欧贸易失衡与欧盟歧视性的对华军售禁令有关。   2.欧盟对贸易失衡原因的认识   欧盟承认在贸易失衡方面中国是“代人受过”,中国的顺差部分是其他国家的顺差。2006年10月,欧盟发表了《竞争与伙伴关系:欧中贸易与投资政策》文件,明确指出,“近十年来,亚洲国家在欧盟进口中的比例相对稳定在20%~25%。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中国已经部分取代了

6、亚洲其他国家成为出口来源国的事实”。欧盟也承认,“产生这一逆差的部分原因是结构性的,因而这一现象还会继续存在一段时间”。但欧盟更加强调贸易逆差反映了中国严重的市场准入问题以及中国未能履行世贸义务,强烈要求中国“完全履行WTO成员的义务,全方位地向其他成员开放货物和服务业市场、放松对外国投资的限制和保护外国公司权利”。同时,欧盟还认为,中国不合理的经济增长方式、特殊的经济增长鼓励机制强化了中国的竞争优势,抑制了进口需求,加剧了贸易不平衡。另外,欧盟还认为贸易失衡同中国充分利用了欧盟的普惠制有关。      二、中国和欧盟对贸易失衡原因认识的比较分析   6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双方均认同贸易失衡与国际产业转移和随之出现的贸易转移有关,具有一定的长期性。但是中方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