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与绩效评价关系研究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与绩效评价关系研究

ID:8430289

大小:37.49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3-27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与绩效评价关系研究_第1页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与绩效评价关系研究_第2页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与绩效评价关系研究_第3页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与绩效评价关系研究_第4页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与绩效评价关系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与绩效评价关系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公司治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与绩效评价关系研究 摘要:在对公司治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概念两两辨析的基础上,认为公司治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三者的最终目标是相同的:即提高企业的期望收益水平。这就要求我们在企业绩效评价时,不但要关注实际效益指标,还要关注影响效益稳定的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因素,并将这些因素纳入企业绩效评价体系,这样才能更好

2、的评价企业的期望收益水平;与此同时,将这些因素纳入评价体系,有助于提高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水平,从而进一步提高期望收益水平,提升公司价值。 关键词:公司治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绩效评价 Abstract:Inthisarticle,wefirstanalysisthedifferencebetweenthecorporategovernment,internalcontrolandriskmanagement,thenwedrawaconclusionthattheirstargetswhatisimprov

3、ingthecorporation’sexpectationprofitaresame.Thisaskeduswhenweperformanceaenterprise,weshouldpayattentiontothatthreefactors.Onlydothis,wecoulddrawarightconclusionabouttheenterprise’sperformance,andwealsocouldimprovethequalityofthecorporategovernment,internalcontrol

4、andventurecontrolandallthesecouldleadahigherprofitandahighercorporatevalue. Keywords:CorporateGovernment;InternalControl;RiskManagement;Performance 1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概念再造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的关系到目前有分离论(程新生,2004)、环境代写论文论(阎达五、杨有红,2001;吴水澎、陈汉文,2000;石本仁,2002;刘明辉、张宜霞,2002)和嵌合论(李连

5、华,2005)几种观点。分离论认为公司治理作为企业剩余收益和剩余权利的分配,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解决的是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以及高级管理者之间剩余收益权和剩余控制权的配置问题;

6、而内部控制主要内容是管理层如何使日常管理平滑,从而提高管理效率的一种具体的管理行为;公司治理是宏观把握,内部管理是具体实施;所以,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是绝然 不同的两部分。环境论认为既然内部控制侧重的是内部具体的管理,公司治理是企业剩余权利和利益的分配关系,这种剩余收益分配的合理性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公司经理层的积极性从而影响到管理效率;而内部控制管理效果也会部分影响公司治理(经营效果好,相关者利益矛盾不突出),所以,将公司治理作为内部控制的环境应该更合适。而嵌合论则认为,环境对于事物的作用是通过一定的途径来实现,通过对公司治理

7、和内部管理的机构与职能的分析,发现公司治理与内部管理正是通过内部控制实现了对接。所以,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有一定程度的嵌合:即:有重合,有不同。之所以出现以上几种观点,是由于大家对内部控制的概念的理解不同所造成的:分离论隐含的认为内部控制是防范内部风险的一种形式,主要通过内部牵制等制度安排来实现;而公司治理则是宏观的高层的责权利的配置,所以,两者是绝然不同的;环境论将分离论发扬,将内部控制看成是具体的控制,将公司治理看为环境也没有问题;嵌合论则将内部控制看成公司治理与企业管理的中间链条,并且从人员构成,机构重合的角度验证了其

8、合理性。但内部控制究竟是什么?是制度?是风险控制?是具体的管理?还是其他的内容?这几者并不一致。内部控制虽然起源于内部牵制,后来发展到包括管理控制与财务控制,之后由于审计部门对风险控制的要求而不断发展,但并不说明内部控制就是企业内部的控制风险的具体的实施手段。COSO发布的《内部控制管理框架》将内部控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