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要素生产率对我国出口贸易影响分析

全要素生产率对我国出口贸易影响分析

ID:8431113

大小:36.94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3-27

全要素生产率对我国出口贸易影响分析_第1页
全要素生产率对我国出口贸易影响分析_第2页
全要素生产率对我国出口贸易影响分析_第3页
全要素生产率对我国出口贸易影响分析_第4页
全要素生产率对我国出口贸易影响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全要素生产率对我国出口贸易影响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全要素生产率对我国出口贸易影响分析 摘要:利用1985-2009年全国水平的时间序列数据,在测算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通过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的方法实证分析了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对食品加工业及机械设备制造业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发现,全要素生产率对食品加工业的出口贸易没有产生正向的促进作用,而对机械设备制造业的出口贸易产生了正向促进作用;同时,主要出口对象国家国民收入均促进了两个行业的出口贸易,而有

2、效汇率对两个行业的出口有抑制作用。   关键词:全要素生产率;出口贸易;有效汇率   1引言   对外贸易在一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出口导向也成为一些国家为促进经济发展而实施的战略政策。我国自改革开放初期就根据外汇资金短缺的实际国情开始实施出口导向型战略,使我国对外贸易迅速发展,至今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出口国,出口扩大的同时也有效的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腾飞发展。但是近几年来,受全球性金融危机、人民币升值压力等诸多因素影响,我国在出口总量上虽然仍保持着增长的趋势,但增长率却在逐年下降。   据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自2001年加入WTO后出口贸易总额从2002年的2

3、6947.9亿元持续上升到2008年的.9亿元,增长了近5倍,2009年略有下降;但增长率仅持续上升了两年,从2003年开始连续下降,由34.66%下降到2008年的7.43%,且下降幅度持续增大,并在2009年出现了首次负增长。可以看出,我国出口贸易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研究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从而有效的促进我国出口是十分重要的。   近几年来,在涉及到全要素生产率与出口关系的文章中,大部分都集中在研究出口贸易是如何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一些文章否定了两者之间的促进作用,如关兵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09)通过各省际数据以出口增长与生产率关系为基础,沿着新贸易理论和内生增长理论的发展脉络,采用完全修正最小二乘估计法综合分析出口—生产率的动态效应,结果表明我国出口增长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没有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一些文章也肯定了两者间的促进作用,如倪海清等(2005)通过协整分析及Granger

5、因果分析发现中国的出口贸易实际上通过促进技术进步和制度变迁两方面带动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上述所有文章都是基于出口学习(Learningbyexports)效应角度的研究,但从出口选择(exports-selection)效用角度研究全要素生产率对出口贸易影响的文章较少,且大部分都是对技术进步这个单一因素的分析。但是只从技术进步这个单一因素研究其对一国出口贸易的影响似乎显得不够全面,因此本文引入全要素生产率作为解释变量,它既包含了技术进步的因素,同时也包括了组织创新、生产创新、专业化等一些不易量化的因素,研究其对出口贸易的影响将更具有说服力。同时,前文提到的所有文章

6、中的出口贸易都是基于全国角度的数据,考虑到全要素生产率可能会对不同行业部门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拟选取食品加工业及机械设备制造业的出口贸易数据为研究对象,使实证分析更为准确。   2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   本文采用“索罗余值法”对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首先我们建立一个具有规模报酬约束的两要素投入的C-D生产函数:   式中,Yt表示全国在第t期时的总产量,Lt和Kt分别表示劳动力和资本的投入量,对该生产函数两边同时取对数得到如下方程:   式中,εt表示随机误差项,一般的,考虑该生产函数为规模报酬不变的,既α+β=1。由全要素生产率的定义可知,InTFPt=lnA

7、t+εt。   因此,全要素生产率的计算式为:   以全国为决策单位建立时间序列数据,样本区间设定为1985~2009年。为消除价格因素的影响,方程中全国经济增长总量GDPt都以1985的平减指数为基期进行平减;Lt取全国年末从业人员人数;Kt的计算采用复旦大学教授张军(2004)的永续盘存法,公式为:   式中,σ表示固定资本折旧率,这里使用张军计算出的9.6%来代替;It表示全国各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经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平减到以1985年为基期的数额,由于该指数1990年前的数据缺失,故1990年前的数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